江岸区拆除400平米“空中补丁”,守护群众“头顶”安全
“这个棚子拆掉了,我们也能安心了。”4月2日上午,在武汉京汉街155号楼顶拆违现场,周边居民看着锈迹斑斑的巨型钢架被分段拆除,纷纷为执法行动点赞。
此次拆除的违法钢架结构位于京汉街155号楼8层楼顶,面积近400平方米。前期,武汉市江岸区城管执法局与车站街道联合排查发现,该处违建不仅占用了顶楼的公共空间,且因金属构件受到风吹日晒,已出现锈蚀、松动等问题,每逢大风天气便发出异响,严重威胁周边居民安全。
面对楼体高、面积大、居民区密集等拆除难题,江岸区城管与街道成立专项攻坚组,先后多次登顶勘察,反复论证施工方案。为确保安全,车站街道与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一周开展“扫楼行动”,逐门逐户告知周边群众拆违计划及安全注意事项。拆除前日,城管、街道、交管组成“护航小组”,调度周边私家车辆转移停放,在作业半径50米范围设置了双层隔离带,确保拆违区域安全。
为了加快作业进度,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江岸区城管局经多方协调,调度两台大型高空作业悬臂车精准就位,重达数吨的主体结构在3小时内被模块化分解、吊运,让周边秩序迅速恢复正常。
据江岸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城市发展,高层楼顶违法建设逐步呈现隐蔽化、规模化趋势。为此,江岸城管构建“三维防控体系”,一方面联合街道建立社区网格员日常巡查机制,对阳台、楼层平台等潜在违法建设区域开展地毯式摸排,另一方面整合市民热线、“民呼我应”系统等群众反映线索,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和“智慧城管”平台技术,形成“发现-认定-处置”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这些‘空中补丁’不仅破坏城市天际线,更是悬在群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江岸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技防+人防”严控高层违建,让城市轮廓更加清朗,为市民营造更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方宇航 通讯员 傅伟 冯夏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