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五山茶飘香游客纷至来 玉皇剑景区上新“茶叔叔”奶茶店

长江云新闻  2025-04-02 15:53:00
分享到: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日前,高香名茶优势核心产区(谷城)开园活动在五山玉皇剑景区知青茶场正式拉开帷幕,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茶叶正式进入采摘期。全国各地爱茶之人齐聚云雾缭绕的茶山,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谷城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的高香名茶优势核心产区。全县茶园规模达23.5万亩,其中标准化茶园10.8万亩,两家茶企跻身“中国茶业百强”,谷城先后捧回“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特色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金字招牌,连续15年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连续5年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县”。

谷城县五山镇玉皇剑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茶旅融合模式与生态资源优势,于2024年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鄂西北茶文化旅游的新标杆。景区以“一区三园”(综合服务区、茶博园、茶公园、茶庄园)为核心布局,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综合产值逾3000万元,直接拉动当地住宿、餐饮及农产品销售,为农民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

三产联动,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玉皇剑景区以8000亩有机茶园为依托,构建“茶叶种植+加工体验+文旅观光”的全产业链模式。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茶艺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沉浸式感受茶文化魅力。景区内设有茶博园、茶公园等特色区域,其中茶博园被列为“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成为研学教育与休闲娱乐的融合典范。

生态赋能  高山茶园变“金山银山”

玉皇剑景区平均海拔约1000米,依托北纬32°黄金产茶带的自然优势,打造高山有机茶品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3万农民季节性就业,人均年增收超4500元,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愿景。

春山如黛,茶芽吐翠。走进玉皇剑景区,连片茶海一望无际,目之所及嫩芽勃发,满目新绿茶香四溢,置身茶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村民们腰挎竹篓,手指在茶树间灵活翻飞,熟练地采摘着最鲜嫩的春芽,片片色泽翠绿的芽尖在一捻一放中落入篮中,勾勒出一幅春日采茶的丰收图景。

“茶旅”融合 为春日踏青提供更多选择

眼下正是踏青春游好时节,除了传统的踏青赏花,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春日慢生活,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这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爱好者走进玉皇剑景区,采春茶、住茶主题民宿、观茶艺表演、看实景演出,丰富多彩的“茶旅”融合方式给大家春日踏青提供了更多选择。

4月1日清明之前,谷城县文旅局邀请到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程一方和西藏小伙边巴顿珠出镜,拍摄《西藏小伙一部单车游谷城》茶旅融合短视频,程一方从多个方面对“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生态优势进行了解读,并现场展示了传统茶艺技法。

宝中旅游董事长刘卫也带领团队,和谷城县文旅局、玉皇剑景区商谈深度合作,准备推出最佳茶旅融合线路。

“茶叔叔”非遗鲜奶茶:一柄古剑煮出的东方茶韵

在鄂西北云雾缭绕的五山深处,每当晨雾漫过千年古茶林,总能看到董事长张于学提着竹篓穿行其间——这位非遗传承人,用三十年光阴将神话淬炼成茶香。

玉皇剑茶的传人深谙古法:清明时节采摘的嫩芽叶,需经八代茶人传承的“阴阳手”揉捻技法,在木炭烘笼上九转九焙。前人布满老茧的手掌,能在茶青翻飞间精准感知每一片叶脉的呼吸。“老祖宗的手艺藏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张于学常举着半透明的茶汤教采茶人看叶底,“真正的有机茶,连叶脉都透着光。”

正是这份对古法的执念,让他在奶茶风暴席卷市场时,选择用非遗茶底破局。当年轻人举着工业奶茶自拍时,他埋头研制“剑魂茶底”——将玉皇剑茶与丹霞岩泉按古法熬煮,茶汤倒入青瓷碗的瞬间,竟真能看到剑气般的金毫。配上牧场直送的鲜奶,茶香如剑意穿透奶香,在舌尖炸开层层回甘。

如今在玉皇剑“茶坛”旁,“茶叔叔”奶茶的玻璃茶坊成了新晋打卡地。游客们依然能看到布衣老者现场手工制茶:茶叶在200℃铁锅里翻炒,茶香混着焦糖香漫过山岗。张于学董事长说:“真正的非遗不是博物馆展品,是活着的日常。”

从神话秘境到都市茶饮杯,“茶叔叔”始终守着三个刻度:有机茶园的海拔刻度、木炭焙笼的温度刻度、手掌丈量茶青的湿度刻度。这或许就是非遗奶茶的终极密码——用时间驯服时间,让古老传说在鲜奶泡沫里重新生长。

这个春天,不妨跟随“茶叔叔”奶茶的脚步,饮一杯穿越千年的手工鲜奶茶——看它如何在非遗与科技的碰撞中,泡出新时代的东方韵味。

玉皇剑景区计划进一步深化“三产融合”,聚焦茶产品提质、康养研学、智慧旅游等领域。2025年,景区将扩建电商产业园,推动有机茶品牌国际化,目标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打造全国有机茶生产引领地与乡村振兴人才洼地。从荒山秃岭到“中国最美茶乡”,玉皇剑景区以茶为媒,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未来,这片金色茶园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谷城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 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 何雯 通讯员 刘子文 张潇 摄影 幸运 梅花 行者)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