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州江陵:文明祭祀 树乡村文明新风之路

长江云新闻  2025-04-02 14:43:14
分享到:

清明时节,走进荆州市江陵县白马寺镇曲垸村景惠园生态公墓,园内绿草如茵,卧式墓碑整齐排列。作为当地殡葬改革与文明祭祀的示范标杆,景惠园公墓以“集中安葬、节约用地、减少污染、生态文明”为目标,通过创新机制、融合红色文化、强化群众参与,探索出一条生态与人文并重的乡村文明新风之路。

生态殡葬:节地护绿树新风

景惠园生态公墓聚焦土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全面推行卧式墓碑设计,单个墓位占地面积仅为传统立碑的三分之一,墓区绿化率达90%以上。

为破除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旧俗,曲垸村以村规民约和承诺书为抓手,将“禁鞭禁烧”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推动全村498户家庭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承诺采用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低碳方式。村“两委”还组建监督小组,在清明、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开展巡查,2023年至今实现公墓内“零焚烧、零鞭炮”。村民刘大姐感慨:“以前烧纸烟尘漫天,现在公墓像公园一样干净,先人长眠于此也更安心。”

红绿相融:红色基因赋能文明新风

景惠园生态公墓紧邻陶静轩烈士纪念广场。陶静轩是曲垸村走出的上海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其纪念广场内矗立着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和陵园,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景惠园公墓巧妙利用这一资源,将文明祭祀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每年清明时节在烈士广场组织开展“鲜花献英烈”活动,并邀请老党员讲述陶静轩的革命事迹。

“烈士们为信仰奉献生命,我们更应以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党员代表在宣讲会上表示。如今,许多家庭在景惠园公墓祭扫亲人后,会自发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红色精神与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交融传承。

机制创新:共治共享育长效

为确保改革成效可持续,白马寺镇建立“党建+殡改”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生态安葬、简办丧事;村“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丧葬流程,对遵守文明规范的家庭授予“移风易俗示范户”称号。

此外,公墓开设“追思讲堂”,通过展示陶静轩烈士“舍生取义、赤诚为民”的生平故事,引导村民树立“厚养薄葬”观念。村民杨大爷在讲堂后深受触动:“生前多尽孝,胜过逝后大操大办。”

从“乱冢杂陈”到“生态园林”,从“烟尘弥漫”到“清风徐来”,景惠园生态公墓以殡葬改革“小切口”推动乡风文明“大变革”。这里,卧式墓碑静卧绿荫之下,烈士丰碑巍然矗立,文明新风吹拂红色热土,绘就了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画卷。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何进 通讯员 李良圆)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