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率先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意味着什么?
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这些“医学奇迹”离患者们再进一步。今天(3月31日),湖北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正是标志着这一前沿科技加快步入民生领域。
政策引领 为技术转化铺路
脑机接口是一种解码大脑信号的设备,让人可以直接用意念控制电脑、假肢等设备。在武汉协和医院衷华脑机院企联合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进行着脑机接口设备的调试,他们说“今天更有干劲了”。因为就在今天(3月31日),湖北发布脑机接口的三种医疗服务价格:“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每次分别为6552元、3139元和966元。此次定价为政府指导价,也是全省的最高限价,为全国提供了参考范本。政策引领,提前扫清障碍,无疑是对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湖北省医保局率先对接落实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这一政策,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促进了高水平医疗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湖北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朱小平表示,定价流程严格遵循《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历经专家论证、成本调查、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通过国家审核并落地执行。此举不仅为医院开展脑机接口手术提供收费依据,更助力国产脑机接口企业加速产品上市。
从实验室到临床 做先行者更要做引领者
产品还没落地,定价政策先行,这在医药领域少有先例。湖北是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的先行者,同时还要抢抓机遇,做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眼下,湖北正瞄准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场景进行科研攻破。2024年11月,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脑机接口临床手术;2025年2月,武汉协和医院与武汉衷华脑机成立联合实验室,投入2000万,聚焦神经胶质瘤瘤肌接口、人工视觉等方向开展研究;武汉同济医院也联合衷华脑机推出了脑机接口康复项目,招募脑卒中等患者开展临床试验。协和医院衷华脑机院企联合实验室主任姜晓兵指出,其在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治疗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脑机接口的应用潜力远不止于此,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教育体育、智慧生活等领域,脑机接口都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早在2023年底,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完成世界首创的多通道双向神经测量调控芯片的设计及6.5万级通道超高密度微针阵列的制备,通道数是西方的20倍。近年来,研发团队聚焦实用化,已推出了6个系列共40余款产品。
湖北有非常强的优势,姜晓兵介绍,“我们有全球最多的高校,有全国排名前十的医院,现在定价政策再次先行,随着湖北率先打通政策路径,国产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注册证突破,惠及更多人。”
政策—临床—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湖北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如何让这些技术成果切实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湖北依托科研优势、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已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上游有华大智造等企业提供基因测序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支持;中下游有衷华脑机与高校、医院合作推进产品落地。
同时,湖北还通过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计划、医工交叉融合“1+12+365”服务机制等政策,提供超过160亿的金融支持;并为医工交叉领域优秀创新成果,配套金融资本对接、研发服务等服务,助力脑机接口技术服务更多临床疾病诊治。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通讯员 黄姗 蔡昕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