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添才力 荆州55位新农人获评高级职称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截至目前,荆州市已有136名新农人获得职称,加入了新农人的队伍。逐步锻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生力军”。在各自领域帮助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增收,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监利嘉润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杨永智正在田间仔细查看当下油菜花的长势情况。过去,为了不耽误养虾,许多农户在水稻收割后,要么把田地荒着,要么种植红花草恢复地力,导致好几个月没有收成。如今,菜稻虾的种植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监利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 杨永智:“在油菜前期,我们可以采摘一季油菜苔,增加我们的收入,油菜苔采摘以后它还会抽苔、开花、结果,投放小龙虾苗能够节省饲料,油菜结籽以后,掉落在田间里面成为小龙虾的饵料,正好一个脂肪的补充,小龙虾长得特别好,小龙虾产量也高,养殖小龙虾结束以后,种植水稻,水稻的品质也好,产量也高,一亩田(的效益)要多500元到1000元。”
2021年,杨永智作为农业技术人员获评高级职称,正式成为一名“专家型农民”。通过新的养殖方式,杨永智年服务村民超过3000户,服务面积达10多万亩。
监利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 杨永智:“创新是永无止尽的。我们不仅有菜虾稻这个模式,还有虾稻鳝、虾稻鳖等等模式创新,包括现在省委省政府提的四季有虾,要做到四季有苗。我们对这项技术先进行探索,探索完了以后我们进行复制,对我们周边的乡亲们进行服务,只有你有技术的积累,才能有更好的服务。”
科技赋能农业是当下的主流趋势。与杨永智不同,农民高级工程师王祖发则采用技术知识培训的方式,围绕乡村振兴、农机推广、农民帮扶等方面服务村民。
江南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农民高级工程师 王祖发:“(学校)主要培训内容有农机驾驶、农机维修、无人机植保、叉车和种养殖等相关项目。”
针对开展的培训课程,特别是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王祖发不断摸索,走访市场,将当下的新设备、新理念传授给乡亲们。
江南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农民高级工程师 王祖发:“特别像极飞这一款无人机。它载重量大,喷洒的种子均匀,操作很简单, 在设置相关的参数以后, 在手机上一点击,它会自动起飞,自动返回,以前的撒肥箱小,它要来回降落,它要来回降落,相比原来人工全面提升,与以前的飞机相比(效率)提高了70%。”
荆州公安县黄山头镇栗树村十六组村民 刘德耀:“像种小麦的时候,(以前)种深了小麦长不出来,种浅了小麦长出来后就要倒,通过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耕种的技巧。”
农业发展仅仅聚焦增收增产、设备迭代是不够的,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在荆州沙市区,恒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农民高级农艺师王同英带领团队,针对水果玉米种子的研发成果不断创新,目前,该公司在荆州、海南乐东等地建有种子繁育生产基地2000多亩,年生产特色鲜食玉米种子100多万公斤,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并出口东南亚、欧洲、非洲等海外市场。
荆州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科科长 陈勇:“农民职称评定已从单一荣誉,转变为包含技术赋能、资源整合、政策变现的综合发展体系,成为现代农业从业者的“职业通行证”,截至目前,我市已评定农民职称136人,其中高级55人,中级74人,初级7人。”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荆州市农广校负责人 毛波:“评定的农民技术人员主要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的技术骨干。市农业农村部门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上,对他们开展了‘一对一’的技术支持,支持他们利用合作社等平台,做好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应用,达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目标,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万力源
通讯员 周栎 姚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