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毕利霞:科技种田 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带着全国两会的颇多感悟和满满收获回到村里,将两会精神传达到田间地头,分享参加全国两会的真切感受,带领村民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宣讲会上,毕利霞向乡亲们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她说,作为新农人代表,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兴业赋能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毕利霞:“我们会结合我们科研院所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要做好准备,做好配合。”
荆州监利市黄歇口镇霞光村村民 万大荣:“现在的科学管理、科学耕种,我们的产量也渐渐越来越高,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如何多种粮、种好粮?从事粮食生产20多年的毕利霞与身边农户一道,在四季轮转的耕耘中寻找答案。她认为,只有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向“慧”种田转变,才能降本增效,增收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毕利霞:“数字化的管理系统,无人驾驶的农机装备,还有智能温控大棚等,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推向了更高的水平,也让种田越来越轻松。”
如今,毕利霞除了自种外,每年还为当地农户提供育秧、插秧、飞防、收割等社会化服务。2024年,合作社通过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内荆河村、黄歇村开展土地入股生产经营模式,在监利市荒湖管理区、霞光、易新等村开展“五统一”社会化服务,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毕利霞:“2024年,合作社的水稻种植面积为2625亩,总产量350万斤,带动农户种植优质稻2万亩 增效540万元,完成社会化服务12万亩次,帮助农户节本增收1080万元。”
去年,合作社以江汉大米的品牌建设为方向,结合荆州优质稻米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毕利霞与乡亲们的共富“稻”路,正越走越宽广。
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毕利霞:“目前,合作社的大米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两倍,2025年 我们将继续引导农民种优质水稻,因地制宜,重点示范推广虾稻、油稻、再生稻,来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激发农民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万力源
监利台 冯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