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农旅融合“有里有面”

掌上咸宁  2025-03-31 17:40:51
分享到:

“咸宁的春天已经准备好三张请柬:一张是30万亩樱花写就的粉红诗笺,一张是10万亩油菜花铺展的金色画卷,还有一张是全域文旅融合打造的春日盛宴。”今年3月14日,咸宁市举行赏花季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广大游客发出“三张请柬”,点燃春季赏花热潮。

三月的咸宁大地,被盎然的春意唤醒,被满园的春色装点。春色不仅装点了大地,也带动了“赏花经济”,书写着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花样文章。

连日来,全市各地以“赏花经济”为纽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让乡村变“花海”,更让“颜值”转化为“产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赏花经济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三月的春风拂过葛仙山,漫山野樱如约盛放,粉白浪潮如云似霞,将连绵青山装点成梦幻仙境。葛仙山以漫山遍野的春日盛景,向全国游客发出浪漫邀约。

“走!上葛仙山看樱花去!”3月22日,春光明媚,暖意融融,记者跟随四方游客的脚步前往葛仙山踏春赏花,沉浸式体验万亩花海烟火气。

葛仙山位于赤壁和崇阳两地交界处,海拔642.7米,有赤壁市官塘驿镇葛仙山村和赤壁市陆水湖街道芳世湾村两个入口,全山自然生长的野生樱花达2万余亩,花色有白、粉、红三类,其白如月华倾泻,粉若桃瓣凝露,红似天火燃霞,盛花期一般在三月中下旬。

为给游客提供更美好的春日体验,赤壁市开展为期19天(3月15日—4月2日)的樱花踏青季活动,推出“赏浪漫樱花、品赤壁青砖茶、饮莼川露金梅酒、游陆水十里画廊”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万亩野樱花群的独特魅力,推广赤壁特色旅游线路,弘扬当地文化,促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赏花现场人潮涌动,各个商贩摊位前烟火气十足。“樱花季既是踏春的好时节,也是我们当地老百姓靠山吃山的好时机。我村参与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农户约有60户、120人左右,每户预计可增收3万元以上,高的可达5万元。”官塘驿镇葛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华平介绍,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每年前来赏樱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群众敏锐地嗅到商机,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售卖土特产和当地特色美食等途径增收致富。

春天里来百花开,花香引得游人来。花卉“搭台”,经济“唱戏”,一场场赏花盛会点亮乡村“花经济”。据悉,随着樱花、玉兰、桃花、油菜花等竞相盛开,大批赏花游客涌向赤壁,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办农家乐、售土特产,已成为当地村民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旅融合激发乡村消费新动能

3月22日,通城县第二届文旅助农惠农赏花季在塘湖镇龙印村千亩油菜花海盛大开幕。金黄的油菜花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也点燃了春日消费热潮。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活力,还带动了餐饮、零售、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展现了春日经济的蓬勃生机。

赏花季游客云集,乡村旅游

随着春季气温回暖,通城县塘湖镇的千亩油菜花海成为周边市民短途游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赏花季开幕式当天,龙印村共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周末期间,游客量更是持续攀升,日均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

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赏花季期间,全县旅游收入预计突破500万元,同比增长40%。其中,门票收入、餐饮消费、农产品销售等成为主要贡献点。

农产品借花出圈,线上线下

在赏花节现场,农户摊位上的麦市干子、糖葫芦、烤肉等美食和农特产品在金色花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吸引游客们驻足品尝,纷纷扫码购买。当地农户抓住赏花季契机,将农特产品与赏花旅游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产品,如春笋、土鸡蛋、菜籽油等,深受游客喜爱。

“今天带来的200斤春笋,不到两小时就卖完了。”村民王大姐的摊位前挤满了游客,她笑着说,赏花季期间,她的收入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此外,电商平台也成为农特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户触网,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将通城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统计,赏花节期间,通城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农家乐春潮涌动,振兴乡村

赏花旅游的火爆直接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龙印村及周边乡镇的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点迎来了大量游客,生意异常红火。

“红色年华”农家乐是一家集餐饮、休闲、民宿、采摘、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接待中心。负责人刘美玉告诉记者,自从赏花季开始,每天的客流量比平时翻了3倍。

通城县第二届赏花季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赏花+农业+旅游+消费”的模式,通城县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

以花为媒激活春日经济新引擎

春风送暖,桃花盛开,位于嘉鱼县陆溪镇的康丰源生态旅游区迎来最美花期。3月22日,康丰源桃花节正式拉开帷幕。

走进景区,满目皆是烂漫的桃花,一簇簇、一片片,粉白相间,在阳光映照下仿佛铺就了一片绚丽的粉色海洋。桃林间,游人徜徉其中,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游客们身着春装,在花海中尽享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除了赏花,景区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湖,在碧波荡漾间欣赏桃花映水的绝美景色;也可以挑战刺激的过山车,感受速度与激情的户外体验。此外,景区还设有休闲垂钓区,游客可以在湖畔静坐垂钓,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景区负责人介绍,桃花节开幕当天,景区线上售票已接近一万张,仅当天就接待游客3000余人,场面火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春日经济逐渐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嘉鱼桃花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以花为媒,深度挖掘赏花经济的潜力,将赏花与休闲、娱乐、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合,打造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

除了门票收入,游客在景区内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景区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生意火爆,不少商家表示,桃花节期间的收入比平时增长了数倍。同时,桃花节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如新鲜的水果、特色的农副产品等,让农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崇阳十万亩野樱撬动“花经济”新支点

春山如笑,樱雪翩跹。3月25日,崇阳县第四届樱花观赏季在龙泉山启动。

崇阳县地处幕阜山南麓,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适宜的土壤气候,孕育了这片十万亩野生樱花群落。每年3月底至4月中旬,漫山遍野的野樱花傲然绽放,或雪白,或粉红,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极目远眺,远山含黛,花海如潮,为春日的崇阳增添了几分浪漫和俏丽的色彩。当天上午,来自武汉、长沙、咸宁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争相一睹十万亩樱花的芳容,游客们穿梭在花海间,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

活动也同样带动了“赏樱经济”的火热,吸引了不少商户到现场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能品尝地道的崇阳风味。

3月25日一大早,大岭村黄清宝老人将自家的燃气灶、鼎锅等搬到龙泉山上的樱花谷,传承千年的“腊肉海皮绿豆糯米粑汤”香气,与漫山樱花的清香交织成独特的春日盛宴。“祖辈都说樱花开时要吃暖胃的粑汤。”黄清宝老人用勺子搅动着浓稠的汤汁,锅沿便蒸腾起阵阵白雾。游客闻香围拢来,你一碗我一碗有序购买。

老人身后,一排长长的摊贩队伍,叫卖声与游客的谈笑在山谷间回荡……

从“赏花游”到“赏樱经济”,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近年来,崇阳县以樱花为媒,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变现”的乡村振兴路,每年樱花谷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30多家农家乐、民宿增收,村民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魅力山水有味崇阳”城市名片更加响亮。

“我们将继续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旅游步道、公厕等,为游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赏樱环境,同时,延伸‘樱花+’产业链,发展研学、摄影等新业态,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义勋说。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