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阳新北煞湖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北煞湖畔,春风轻拂千亩良田,稻虾共作基地波光粼粼,杂柑采摘园内果香扑鼻。这个曾饱受血吸虫病肆虐的“水窝子”,如今已华丽蝶变为“鱼米之乡”。在湖北黄石阳新浮屠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北煞湖社区党总支以“党建+”模式,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带领一千余名村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党员先锋,产业致富带头人
党员先锋、产业致富带头人柯尊华,是位土生土长的北煞湖人。他的父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1976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北煞湖围垦造田工作,成为了社区开拓的先驱。在父亲的影响下,柯尊华自幼便养成了吃苦耐劳、心系群众的品质。2007年,他创办了昌隆精米加工厂,以解决本地种植户的粮食销售难题为己任。经过18年的风雨兼程,加工厂已发展成为集水稻种植、粮食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民营独资粮食企业。柯尊华始终坚持让利于民,薄利经营,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12年,入党后的柯尊华不忘初心,成立了昌隆种植合作社。创业之路充满艰辛,面对果树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销售困难等诸多挑战,他从未轻言放弃。从最初尝试种植桃子、橘子,到后来成功引进爱媛28果冻橙,他四处求学,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之路。如今,爱媛28果冻橙已在北煞湖社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了社区的特色产业名片。每年11至12月的采摘季,北煞湖杂柑采摘园热闹非凡,吸引了阳新、黄石乃至武汉周边城市的市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旺季时采摘人数高达千余人,有效延长了种植产业链,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柯尊华与其父亲柯昌隆也因此成为了镇上远近闻名的“杂柑父子”。
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柯尊华积极吸纳本地农户就业,在果树修剪、施肥杀虫、采摘打包等环节,优先雇用本地农户20余人,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同时,他每年为困难户分红3万余元,助力困难家庭解决经济问题。同村的种植户感慨地说:“老柯可是我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2012年他拉着我们搞种植合作社,一开始困难重重,但他从来没放弃,带着我们一路摸索,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
产业多元,奏响增收富民曲
在柯尊华等党员先锋的带领下,北煞湖社区围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除了声名远扬的爱媛28杂柑,社区还大力发展稻虾养殖。北煞湖原先血吸虫严重、沼泽遍布,经过坚持不懈的开发,成功变废为宝,变成了田地多、河网密的地缘优势。社区引导村民在水稻收割后的土地闲置期发展龙虾养殖。目前,稻虾养殖示范区已达500亩,采用稻虾共作技术,小龙虾与稻谷相得益彰,亩产效益是常规稻田的四五倍,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北煞湖的虾稻与森铺片的油菜花、下李村的杂柑交相辉映,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秋品虾”的浮屠镇四季旅游动线。一位参与稻虾养殖的村民笑着说:“以前咱守着几亩地,收入微薄,现在搞稻虾养殖,收入翻了好几番。”
文明乡风,塑造乡村新风貌
北煞湖社区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红黑榜”评比等活动,倡导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提高文明意识。
如今,社区内道路平坦整洁,两边绿荫成林,家家户户庭院干净整洁,村民们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社区也因此荣获“浮屠镇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称号。
村干部罗静说:“柯尊华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也给大家做了表率,他积极动员家人参与各类文明活动,还经常跟大伙宣传文明理念,在他的带动下,社区的文明之风越来越盛。”
村民们在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大家都说,现在的北煞湖社区,处处都透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现今的北煞湖社区正以“一带三园五区”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富河绿色经济带,建设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热土,正以党建引领的磅礴力量,书写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振兴华章。
通讯员:石浪、刘文卓、姜晓阳
一审:胡凌露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