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县逆袭引才密码:40多位清华硕博为何扎根大别山?
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一直都是各地引才的重点目标,但相比之下,缺乏工业支撑的区、县,引进这样的高端人才并不容易。然而,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小县英山,竟有40余位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常年扎根。长江云新闻记者在英山展开了深度调研探访。
线控底盘技术:汽车高阶智能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首先,通过一段“速度与激情”,了解一个技术概念:线控制动。
这位小伙,是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徐迎港,2023年5月来到英山,他正在带记者体验高速行驶下猛踩刹车,以此测试汽车制动性能的各项参数。不过,这是一个全新的制动模式,叫“线控制动”,学名叫“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简称EMB,它是智能线控底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什么是线控制动?我们来看这两个测试台架,它们都是模拟汽车制动系统的,但轮胎连接处却有着细微区别。这一台,连接处是一个油管,这就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压制动;前面这一台,连接处则是电路线,而这就是线控制动,取消了主缸、液压管路等复杂的零部件结构,从而实现了集成度更高、制动响应更快,而这也是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核心。
可能不少人对智能座舱、智能驾控体验了解得较多,但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底盘才是安全和舒适的基石。通俗来讲,底盘就是“动、拐、停、悬架”,那步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产业,智能线控底盘是相较于传统的液压和机械连接模式,让各方面响应更及时迅速。如今,智能底盘技术已迈入迭代升级的关键周期,而EMB作为线控核心组件,正成为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支点。像徐迎港在内的这群博士就是在英山做这件事的。让人不解的是,如此前沿技术,放在山区小县城?
△英创汇智航拍
英山: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 决定“二次创业”
说到黄冈英山县的产业,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山区县,茶产业、康养文旅是其主导产业,很难与汽车产业联想到一块。其实,记者在英山调研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汽车零部件制造就曾在英山发展兴盛过,比如,汽车化油器、斜流风机、管道阀门、链条等名优产品驰名全国。但进入世纪之交,由于各种原因,慢慢走入了下坡路。
时间来到2021年,当地直面“工业腿短”现状,提出实施“五抓五建”战略,在全县掀起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新热潮,要突围县域经济,加快绿色崛起,基于历史上有过汽车零配件制造的基础,同时经过充分论证调研,英山有重新崛起汽车零部件的新优势,依托武汉都市圈,有东风;放眼毗邻安徽,有江淮等一批汽车企业。同时,这几年,随着武英高速和沪武高速全线贯通,英山交通闭塞的历史也被改写。所以,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上,英山正好位于全国汽车主产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之间,产业区位优势凸显。
于是,一场打响重新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二次创业”开始了!
△英山工业厂房
招引楚商回乡 暖暖冬避避暑谈谈合作
重新起航,从哪里破局?人才是核心,而打好“乡情牌”是推进招商引资、促进返乡创业的有效办法,英山县冬天有温泉、夏天能避暑,基于这个优势,当地制定了“暖冬人才”计划和“避暑引才”计划,邀请英山籍的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回到家乡暖暖冬、避避暑,顺便谈谈家乡发展,谋求合作机遇。
就是在2021年,英山老乡、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研究所所长李亮教授,就是受邀嘉宾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先进汽车智能安全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的研发,并在2013年创办了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那时的北京英创也在寻求新的战略布局,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博士李晨风就告诉记者:来英山之前,两座生产工厂在北京和天津,但工人成本要比英山贵不少,工厂的规模也比较小,涉及的工艺也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工艺的生产都是外部第三方协助生产,由供应商去做很核心的生产,长期以往,这不是办法,急需寻找一个能够覆盖到生产的全链条的基地进行布局。
△李亮教授介绍产业布局
如何拿出诚意?2021年12月9日,双方招商合同还在洽谈,英山就启动相关区域征迁工作,仅用时21天,就腾出工业用地1000亩。2022年春节刚过,又用时仅20余天,完成土地平整,实现了“地等项目”。更重要的是,英山全力支持英创汇智建设一座属于自己的测试场,这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太重要了!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博士李晨风再次告诉记者:就算有再好的技术开发,但是在高校或者是在实验室里做的各种测试,它并不能反映这个产品到车上之后的具体表现性能,所以,说白了,就必须在一线在实验场去完成各项测试验证和完善工作,但在这之前,都是租用第三方测试场。
于是,双方达成共识,项目建设全速推进,2022年11月,英山生产制造基地投产;次月,标定匹配中心与实车测试场也正式投用。
硕士博士扎根驻点研发 并非偶尔过来
记者在采访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博士李晨风时,很直白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40余位硕士和博士,只是偶尔来一次英山还是常驻?他回答:因为他们的产品涉及线控制动和转向,它与汽车整车深度结合,所以产品的特征决定了需要保持强大的研发团队,同时也决定了研发团队需要与一线人员近距离接触,而不是远在北京进行开发,或者偶尔到英山进行测试,这在开发环节中是行不通的。
眼下,落户不到三年,这40余位硕士和博士,已在英山研发出“线控制动”技术三款样件,取得30余项专利,发表了10余篇论文,今年年底将有望样机装车,最迟在2027年年中实现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小批量量产。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博士朱正告诉记者,可以说,英山就是他们EMB产品(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一个发源地。
有了龙头企业拉动,随后,3家智能悬架、电机领域的配套企业也随之而来,目前,英山县已汇聚汽车零部件企业12家,加速冲刺50亿级产业目标。就在3月21日,英创汇智追投2亿元,进行二期建设,未来,还将组建武汉研发中心,更多的硕士和博士将到英山和武汉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博士们在交流工作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田园 吴彤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英山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