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本周:湖北靠什么引育高层次人才?
本周,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登峰、卓越工程师壮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新优势。
湖北靠什么吸引、留住、培养高层次人才?
首先,增强产业对人才的“吸附力”。科学家最看重的,是“用武之地”。当下的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正劲,5个支柱产业今年力争全部突破万亿级,用3-5年左右时间,再打造2-3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同时,有计划遴选布局一批前沿研究、冷门研究、极端研究、交叉研究项目,力争在6G、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高端芯片等方向产出一批代表性成果……这些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前沿阵地,完全可以成为人才与产业无缝对接的“超级实验场”。
其次,旗帜鲜明让科学家当家。经费审批“马拉松”、项目决策“层层请示”、参观检查“迎来送往”,这些是万万不利于搞创新的。“两弹一星”的成功,靠的是“科研的事科学家定”;当年华中科大大胆支持年轻的潘垣院士搞核聚变,才有了如今的大科学装置;今天的湖北,尤其需要这种“让科学家当家”的魄力——最大限度赋予顶尖科技人才人财物使用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让战略科学家主导科研顶层设计,让真才实学者无论出身、不惟职称,让突出贡献者获得红利、赚钱发财。
最后,不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科技创新是湖北的金字招牌,科教资源丰富是湖北的最大优势,132所高校,每年培养超过200万毕业生,他们都是成长为高阶人才的好苗子。我们要加倍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幸福生活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我们不能只当“科教大省”,还要当“留才大省”。
拼人才,根本上是拼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教育生态,等等。当全社会创新创造蔚然成风,当各类创新主体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惟楚有才”才能从目标变成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常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