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发展“小老虎” 绘就镇域“大荆彩” | 监利市白螺镇:从“困守江边”到“通江达海”
镇域名片
监利市白螺镇面积175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际边贸口子镇、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现有“四上”企业22家,培育储备目标企业35家。
2024年,白螺镇工业总产值45.23亿元,同比增长29.13%;新增固投入库项目8个,总投资7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122.1%;完成工业投资21.86亿元,同比增长253.5%,实现工业税收5589万元。
晨光初露,江风猎猎。荆州港监利港区白螺作业区,巨大的桥吊正将印有“玖龙纸业”字样的集装箱稳稳装上货轮,它们将沿长江东去,驶向大海。
春潮涌动,这里,每一分钟都在创造价值。
从边陲小镇,到工业重镇、经济强镇、省际边贸口子镇,监利市白螺乘着发展东风,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
2024年荆州市镇域经济考核一类乡镇综合排名中,白螺镇位列第六,较2023年提升了49个位次。
天堑变通途 枢纽聚财富
清晨的江雾还未散尽,荆州港监利港区白螺作业区码头上,起重机忙碌地装卸着发往五湖四海的集装箱。
这里,许广高速和武监高速交会,长江黄金水道近在咫尺,千吨级船舶穿江出海。
然而,曾几何时,白螺镇是令人扼腕的“发展洼地”:东临长江、南接洞庭、北枕洪湖,拥有38公里的长江岸线和黄金水道,却因缺乏跨江通道,远离省内主干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联动能力薄弱,产业发展止步不前,只能守着长江“望水兴叹”。
时移势易。“十三五”期间,荆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构筑大交通”发展战略,打响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战,白螺镇搭上交通发展“快车道”:荆岳长江大桥如巨龙般横跨天堑,白螺镇一夜之间从交通末梢跃升为连接鄂湘的“黄金走廊”;许广、武监高速全线通车,白螺驱车至湖南岳阳仅需20分钟,至武汉车程缩短至1.5小时。
交通格局的巨变,点燃了众多企业的投资热情,让白螺镇区位优势真正“活”起来。
2020年,全球产能排名第二的造纸企业——玖龙纸业集团将进军华中的立足点放在监利白螺。依托独特的长江岸线、港口码头和高速公路网络,玖龙纸业最大程度贴近华中地区消费和原材料市场,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相比过去用油罐车运输,现在走水运,成本直接腰斩。”金澳物流(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饶小华说,即便在长江枯水期,白螺水道依然保持着3000至5000吨级通航能力。
从“困守江边”到“通江达海”,从“企业难留”到“投资热土”,白螺镇,这座江畔小镇正以惊人的速度,书写自己的“黄金时代”。
“链”上招商 “群星”闪耀
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超纤材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去年投产,5个月时间产值达2.5亿元。今年,公司将加大第3条生产线研发投入,全年生产总产值预计可达5亿元。”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拓展总监王洪杰表示,力争3至5年内,把公司打造成30亿至50亿元产值规模的纤维应用综合性产业园。
不远处,玖龙纸业(湖北)有限公司以“一张纸”为支点,在白螺镇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智能化工厂,充分发挥“链主”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产业纵向建链、横向集群。
“链”上发力,“链”上攻坚。长江白螺镇,一个大型“纸业航母基地”启航,正改变白螺镇乃至整个监利。
聚链成群的发展态势,正是白螺镇产业链招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白螺镇通过绘制产业图谱,紧盯玖龙纸业、中集超纤、金澳物流等龙头企业开展“两单”普查,围绕造纸包装、石化装备及大宗物流重点产业等开展“五图作业”,按图索骥抓实产业链招商。
2024年,全镇新签约产业链项目21个,注册19家,履约缴款20家,开工建设9家。其中,超八成与主导产业紧密关联,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
今年初始,白螺镇招商引资再传捷报,镇党委书记余晶率队赴河南、上海、广州等地与意向企业对接,拟引进造纸毛毯、淀粉、轻质碳酸钙等项目。这些企业作为玖龙纸业、中集超纤的供应链伙伴,将进一步补强本地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
从“一粒沙”到“整座塔”,白螺镇以产业链招商为笔、以龙头企业为墨,在长江之畔绘就了一幅“链”接未来的壮美画卷。
栽好“梧桐树” 引得“金凤凰”
2023年,作为监利至潜江输油管道项目起点管理单位的湖北顺益安管道有限公司,在白螺工业园开工建设。这一横跨两市、绵延128公里的能源动脉项目,从蓝图到落地,见证了白螺镇以创新服务破解审批难题、以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输油管道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专用码头,但审批涉及海事、航道、环保等10余个部门,光材料就有厚厚几大本。”白螺镇党委副书记牛建军回忆说。
面对这一“拦路虎”,白螺镇集合审批部门业务骨干、企业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等,一对一提供辅导。同时,推行“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促进项目快速进入审批程序,最大限度优化、简化、整合审批流程和审批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和时间。
“白螺干部随叫随到、说到做到,让我们敢投资、放心投!”湖北顺益安管道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城市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白螺镇深入开展“周末跑工地”“十问十帮”等活动,对落户企业场地、办证、融资、税收、水、电等方面全程代办,及时了解企业困难需求,深入企业排忧解难。
高效的政务服务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全镇新增“四上”企业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家。
“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余晶说。
概说未来
建设产业新城 争创全国千强镇
白螺镇将坚决扛起“工业重镇挑大梁”责任担当,加快构建以玖龙纸业、中集超纤、金澳物流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形成造纸包装、石化装备及大宗物流三个产业规模集群,力争全年新招引企业25家、协议引资30亿元,新增入库固投项目15个、总投资超28亿元、完成投资额3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工业税收超7000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0家,努力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争一流,为荆州奋力冲刺5000亿、建功“支点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江潮奔涌处 精神聚变时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一佳句,恰似对监利市白螺镇的生动写照。1000多年以后,一座桥、两条路、一条江,让白螺镇跃上发展前台。
站在白螺码头,万吨货轮拉响汽笛,声震长江两岸。白螺镇党委书记余晶指着繁忙的作业区对我们说:“过去,我们基础条件比较差,招引项目缺少信心底气,企业落户‘望天收’。现在,我们全员上阵抓招商、争项目、壮产业!”这种从“被动等待”到“主动谋划”的觉醒,让白螺在交通优势之外,又锻造出更核心的竞争力——全镇上下涌动的发展共识。
这座小镇用几年时间完成了惊人一跃——不仅跳出了地理困局,更突破了思想藩篱。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厂房码头,更是一个乡镇在时代大潮中集体觉醒的生动样本。
当交通优势遇见奋勇争先的干劲,长江之畔的这场“破茧之战”,注定会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