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 | 闫红兰:诚信为本谋民富 “粮”心秤上见真情

长江云新闻  2025-03-30 10:09:54
分享到:

她是农民的好朋友,从田间种植管理到农资经营销售,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她是家里的“半边天”,从打理家庭琐事到放开手脚创业,主动帮有腿疾的丈夫承担起生活重担。新时代的我们,一起来认识闫红兰。

当前,正值小麦拔节期,在襄阳市南漳县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惠侬清河农资服务中心里,陆续有村民上门向闫红兰咨询田管事宜,闫红兰对症下药,向大家推荐适用的除草剂、肥料等农资。

襄阳市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雷家巷社区九组村民 杨定明:价格合理,值得信任。我们农资都在这儿买,长期合作。

今年46岁的闫红兰原本与丈夫经营一家榨油坊,2017年,两人流转了500亩地开始投身大田种植,吸纳周边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一同发展。因为丈夫行走不便,闫红兰便主动承担起下田地、上机械这样的“跑腿”活儿。

襄阳市南漳县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闫红兰:认识他的时候就已经生病了,回顾二十多年前,他也穷我也穷。两个都想奋斗的人,就在一起抱团取暖,共同努力。

由于种地是“靠天吃饭”,时间一久,不少农户都会遇到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

襄阳市南漳县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闫红兰:那时候好多农资店不赊账,好多农户喜欢问我们借钱。后来我们想既然这么多农资店不赊账,我们自己来做赊账给他们。

刚在田地里站稳脚跟的闫红兰,立马又折腾起农资店,成为了一名懂种植、会经营的行家里手。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一场持续数十天的连阴雨让村民们陷入了绝望,抢收后的小麦一部分被雨水浸泡,一部分无法晾晒,面临变质的危机。

闫红兰的丈夫 王永忠:一口气下了43天雨,我们当时就很纠结。因为这些农民跟我们一直是合作伙伴,如果这个时候不收粮食肯定说不过去,收又确实是变质粮食。但闫红兰很支持,我们一致决定还是承担一定的风险,把老百姓粮食收齐了。

尽管这次收购带来了经济上的亏损,但明事理、顾大局的闫红兰收获了村民的感激与信任,在大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的路子越走越宽。

闫红兰的丈夫 王永忠: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服务,但闫红兰一直还在坚守。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这一块,虽说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肯定。

如今,在闫红兰的带领下,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和8000多平方米用于经营的场地,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5台(套),主营谷物种植、机械收割加工、农资销售和粮食收购等业务,为附近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2023年合作社被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市级示范社。

(长江云新闻 南漳台记者 杨雪晶 郑梦欢 责任编辑 蔡琛 谢宝莹)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