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钟祥:北斗赋能无人精量播种 智能农机助力“亩产吨粮”
眼下,正是春玉米播种的关键时期。钟祥市农业部门通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的技术融合,抢播种、稳增产,实现亩产吨粮。
“已进入实时监控区域…”3月28日,记者在钟祥市柴湖镇断山口村的千余亩高标准农田看到,6台无人驾驶的气吸式单粒精密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的指引下,正以厘米级精度进行播种作业,将一粒粒玉米种子埋入土里。
该播种机是我市自主研发生产,在大马力农用拖拉机上悬挂气吸盘式精良播种机,配备了不同型号的齿轮调节株距,播种深度轻松可调,驱动化不粘泥土的设计减少阻力。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镇压、铺灌溉水管于一体。驾驶舱内的北斗终端实时接收42颗卫星信号,播种器上的电子摄像头更化身“田间CT”,每秒30次的籽粒监测确保单粒精播合格率达98%以上。
“拖拉机的驾驶,我们只需要在显示屏点两下就可以设置好线路,全程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操作,人工播的话,绝对有弯的,不会有北斗这么直,节约土地。”农机手寇小敏告诉记者。
这台“聪明”的播种机遇到低肥力区域会自动增施5%种肥,而在高产区则减少10%用种量,真正实现“一田一策”。传统播种每亩用种2.5公斤,出苗率仅85%。现在气吸式精播每亩只需1.5公斤左右,出苗整齐度超过95%。
“可以达到单粒播种,出苗整齐度高,单产可以提升到300到500斤。以前的播种机差不多就是1500斤到1600斤,现在基本上能达到1800斤到2100斤。传统播种一亩地差不多要将近1.8袋种子,现在用这个气吸式播种机只要1.2袋,比以前省种将近1/5。”种田大户温小军说。
钟祥市农业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金融扶持"组合拳,加速智能农机更新换代。今年已整合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等专项资金,加快精量播种机布局速度。
“我们充分利用农机报废更新的利好政策,全市争取在6000台的基础上,通过报废更新,争取实现新推广精量播种机突破1000台,播种效率提高20%以上。既要合理的种植,同时也要精量的播种,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更好。”钟祥市农机发展中心主任陆中权说。
记者:李璐 欧阳君
一审:刘冰洋
二审:袁李娜
三审:范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