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知道一点》| 文博寻宝季:是国宝,也是古人的“炫饭宝”

长江云新闻  2025-03-28 17:39:48
分享到:

上周在《知道一点》——文博寻宝季中,秦代的“喜”先生带大家了解了湖北的英山县博物馆的毕昇墓碑,今天,“喜”先生带我们再去发现荆门市博物馆里的宝贝。

荆门市博物馆(来源:荆门市博物馆官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家好!我是“喜”,这樽啊,去哪看看呢?诶,今天我们就去荆门市博物馆看个宝贝——错金银铜樽。

错金银铜樽(图片源于水印)

这个错金银铜樽,它的主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你猜猜,它是用来装什么的?一听这名字,可能大家会觉得是用来装酒的。别急,马上揭晓答案。

图片源于水印

名字叫“樽”,但人家其实是“干饭神器”!

出土时证据确凿:1987年从荆门包山2号墓挖出来时,这铜樽里还留着鸡骨头呢。

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当时的人们可能会用它来盛放一些肉类等食物,在宴饮或祭祀等场合使用。可以想象,这件错金银铜樽就是我们今天的砂锅,但是,论奢华程度,咱们的砂锅可没法和它比。

错金银铜樽(图片源于水印)

错金银铜樽(图片源于水印)

【涨知识】

【“错金银铜樽”哪错了?】

错金银可不是说这宝贝有什么错误,这是中国古代史上顶级工艺啊!

错金银工艺 = 古代土豪版“贴金箔”,工匠先在青铜表面刻凹槽,再把金丝银丝“怼”进去,磨得溜光水滑,像在青铜上画画一样。

你看着错金银铜樽图案有多豪华:盖子四只翘尾巴的鎏金小鸟,樽身盘着60条银龙、24只银凤,连脚丫子都是兽蹄造型,闪瞎眼!这花纹可不是乱刻的,龙象征霸气,凤代表吉祥,合起来就是“龙凤呈祥”的战国顶流审美!

顺便说说,这可是盗墓贼都挖不到的“天选之樽”,包山2号墓当年差点被盗,结果盗洞打到离宝贝一米时,盗墓贼缺氧憋死了,老天爷说:这樽我保了!。

1987年专家们挖到20米深,发现竹席还像刚铺的一样,铜樽躺在里头2300年没挪窝,缘分啊!

这樽放到现在,秒杀所有网红餐具!论工艺,它是古代黑科技;论颜值,龙凤金银闪成一道光;论身世,连盗墓贼都给它让路。去荆门市博物馆看它,记得带墨镜——毕竟战国土豪的“炫饭宝”,可不是一般耀眼!

(友情提示:战国贵族同款砂锅,某宝暂无代购,请移步博物馆围观真品)

编辑:文娟

审核:杜雅婷 杨康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