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研究生突然请假一周,只为这件事
3月28日上午9点,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里,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轻微轰鸣声,一场“生命接力”正式开始。22岁的研究生小王(化名)将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助力患者重获新生。
小王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的故事,还要从4年前说起。2020年11月,在一场宣讲会上,小王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深信,一次小小的善举或许可以在将来某一天,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2025年2月,当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王,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征询他的捐献意愿。小王并没有考虑太久,当即表示愿意捐献,“该了解的知识我都了解过了,该想的问题我也都想过了,没什么可犹豫的。”原来,这是小王第二次和患者初配成功,每一次他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我愿意!”
朋友们得知小王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有的表示支持,有的并不理解。“他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抽骨髓的方式,因此很担心捐献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但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可以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很安全。”小王说,希望通过他的亲身经历,打消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疑虑,带动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提前入院,进行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为此,小王向导师提交了长达一周的请假申请。导师十分赞许小王的救人善举,“这是一件大好事,你放心去吧。”
3月23日,小王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住进医院。为了不落下学习进度,他每天都会抽空看看文献资料,笑着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看书,打发下时间。”
3月28日,在母亲的陪伴下,小王顺利完成捐献,成为全国第19737例、湖北第712例捐献者。小王衷心祝福患者早日康复,开启全新的人生。他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回到学校,认真完成学业,争取毕业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记者:卢叶 通讯员:邸冀东 责任编辑: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