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欧洲国家政要密集访华 释放什么信号?

长江云新闻  2025-03-28 12:19:24
分享到:

2025年的春天,中欧之间迎来了新一轮密集外交互动。3月23日至27,意大利参议长访华,3月24日至28日,葡萄牙外长也开启访华之行。3月27日,法国外长、欧盟贸易专员同一天访华。在美国大肆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欧洲国家政要纷纷来华访问,究竟有哪些外交考量?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欧双方又将开展哪些新合作呢?

2025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法国外长巴罗举行会谈。

图片来源:外交部官网

法国外长首次访华

不赞成脱钩断链 反对打贸易战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法国外长巴罗举行会谈。这是巴罗就任法国外长后的首次访华之行。在与王毅的会谈中,巴罗积极评价法中务实合作成果,表示法中关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巴罗表示,法方支持自由贸易,不赞成脱钩断链,反对打贸易战,愿通过高质量对话,超越差异和分歧,开展平等互惠合作。

欧盟贸易专员访华

寻求互惠透明互利的贸易关系

3月27日同一天,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也开启了访华之旅。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谢夫乔维奇此次访华,旨在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加平衡、合作的贸易关系,重点是互惠、透明和互利。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对《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迅速变化的背景下,法国作为欧洲地区的大国,是中国对欧交往的重要对象和伙伴。法国外长与欧盟贸易专员同一时间访华,体现了欧洲国家最新的外交动向。目前的欧洲国家,在对华交往方面,除了经贸合作上的需求,还有外交、安全等更多领域的深层考虑。崔洪建认为,现在的欧洲,总体上处在一个挑战加剧、前路迷茫的状态。尤其是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显然想要和中国进行对话和交流,在政治上体现出一些立场,更好地应对世界变局对欧洲的影响。

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

图片来源:新华网

意大利参议长:愿同中方加强全方位友好合作

3月23日至27日,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率团访华。拉鲁萨在访华期间表示,意大利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期待共同推进意中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拓展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促进欧盟同中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拉鲁萨还表示,通过此访,充分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成就。意方愿同中方加强全方位友好合作,使意中两大古老文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举行中葡第二次外长级战略对话。

图片来源:外交部官网

葡萄牙外长: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葡投资兴业

3月24日,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开启了为期5天的访华之行。在出席中葡第二次外长级战略对话时,兰热尔表示,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葡方高度重视葡中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中国投资为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葡方秉持开放精神,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葡投资兴业,愿同中方加强经贸、能源、卫生、金融、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等领域合作。兰热尔表示,欧中应当坚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葡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

在美国重新挥舞关税大棒,美欧关系再度面临紧张的背景下,意大利、葡萄牙两国政要先后来华访问,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对《长江新闻号》记者分析说,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高官本次来访,首先表达了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这两个欧洲国家都希望继续深化对华交往,在原有基础上,将中意、中葡关系继续稳定向前推进。无论是意大利还是葡萄牙,本身国内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他们在经贸出口等方面,对中国的需求是在持续上升的。在美国重新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希望进一步拓展他们与中国的合作,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

外媒称西班牙首相将于下月访问中国

2025年的春天,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政要接连访华,掀起了中欧交往的新一轮热潮。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股热潮还将继续持续下去。最近,有多家外媒报道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于下月访问中国,此次访问距离他上次访华时隔大约7个月。去年9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曾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时,桑切斯在上海出席了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并参加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揭牌仪式。在出席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时,桑切斯还特别谈及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他当时表示:“西班牙呼吁在世贸框架内进行对话寻求解决方案。我们要发展经贸关系,避免贸易战,因为这对全球都没有好处。”

崔洪建特别分析说,中欧目前的走近,背后显然是有美国因素的影响。至少从欧洲方面看,他们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所谓“关税高压”、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欧洲希望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姿态,既能够维护自身利益,又能够延续舒适度的这样一个空间。崔洪建进一步分析说,中欧在完善全球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等热点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现在需要把这些共识进一步放大,而且进一步加强。

(长江新闻号记者 何可 曾春锋  编辑 李海)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