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刘文凯:29年绿色坚守 让荒山变“药山”

长江云新闻  2025-03-28 09:29:15
分享到:

恩施州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的刘文凯,29年坚持在大山里育苗栽树,带动周边村子发展,让荒山变“药山”。新时代的我们,来看刘文凯如何用半辈子时光书写绿色传奇。

走进恩施州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满山厚朴林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挺拔,林下的中药材焕发出勃勃生机。

恩施州鹤峰县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文凯:从1996年开始种树,木本中药材厚朴,到2011年陆陆续续4000多亩。

种植厚朴,不需要太多管护,而且收益不错。2012年,刘文凯承包下了红岩垴,开始与这片荒山较劲。

恩施州鹤峰县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文凯:那个时候红岩垴全部是不毛之地,茅草和灌丛,也没成材林,那时候我想得特别简单,红岩垴上头也是准备全部栽厚朴的。

说干就干,刘文凯雇佣工人,打通了通往基地的道路,深山中育苗、栽树。在垦荒的过程中,刘文凯发现这里藏着多处石林景观。为了与这里的石林景观相匹配,2014年,刘文凯陆续移栽了红枫和鸡爪槭。每到枫叶爬满树梢时,这里便呈现童话般的美景。然而,刘文凯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药材市场的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难题等都曾让他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在2016年,中药材价格大幅下跌,基地一度亏损60多万元。但刘文凯并没有放弃,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他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智慧农业设施等方式,逐步走出了困境。

恩施州鹤峰县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文凯:政府在这个投资上也花不少钱,他们从基础设施,从路水电和项目支撑,包括智慧工厂这方面,东西部协作这方面支持,在生长发展上面,因为种苗滞后的这种现象就没有了。

荒山复绿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刘文凯的基地常年雇佣十多名工人,他还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鼓励村民种植中药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村民们在林下种植中药材,既不影响树木生长,又能增加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恩施州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村民 朱家作:我的那坡厚朴栽的有三四十亩,他给我苗子,再就是他租的田育的苗一起十几亩,每年的租费一亩田两至三百元钱。

刘文凯的合作社现有厚朴7000多亩,红岩垴1100多亩的风景树已栽种成林,林下中药材淫羊藿、白及、贝母、虫蒌等近千亩。红岩垴十三年的拓荒植树,刘文凯花掉了所有积蓄。但他坚信,这片神奇的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海拔1500米的高山之上,红枫遍地,数百亩奇特石林更为神秘,林下药材悄然生长,人们可以在这里赏景、探秘、散心,体验药膳食疗、中医养生、针灸推拿等多项服务。

恩施州鹤峰县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文凯:中医药是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我们第一要传承,第二我也喜欢中医药,第三这个产业是有前途的。

(长江云新闻 鹤峰台记者 申玉洁 梅燕 责任编辑 周梦 范莉 刘琴沁)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