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黄旭琪:在宜昌枝江花田“种”出共富春
从江苏头部企业人才到枝江“花田创客”,从都市白领到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掌舵人,90后青年黄旭琪,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跨界逆袭”。她以物联网技术重构传统花田,让宜昌枝江花卉登上国际展会舞台,更以樱花季活动引爆文旅流量。2023年至今,她带领企业斩获3项省级创新奖项,带动300余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用科技在枝江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智慧农业”的答卷。
跨界重组:都市白领播下“科技种”
2023年,29岁的黄旭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一边是南京某科技企业市场负责人的高薪职位,一边是丈夫老家经营的传统花卉景区。当她得知当地的花卉种植仍靠“经验施肥、看天浇水”时,她敏锐察觉:“科技赋能才是破局关键。”
于是,她决定带着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思维来到枝江,在湖北同心花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三步走”科技革命: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建成智慧花卉温室,花卉产能年增30%;搭建花卉生长数据库,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精准调控,良种覆盖率跃升至65%;攻克本土花卉驯化难题,与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现代农业不是扛锄头,而是用数据。”智慧花卉温室大屏实时跳动着花田的温湿度数据,反季节绣球花海正以“厘米级”精度生长。
破局出圈:乡土花卉育出“智慧田”
3月15日,枝江同心花海景区千亩樱林如约披上粉白霓裳,“去有花的地方”赏樱活动在明媚春日中启幕。继去年百米绣球花墙单日引客破万后,黄旭琪团队再度操刀,以“现代科技园区美学+爆款思维”打造沉浸式樱花盛宴。数百个品种织就十里花廊,寻找花神、非遗草木染体验等20余项创意活动,首日吸引游客超8000人次,当天景区综合收入突破28万元。
近年来,黄旭琪将花卉种植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空间,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携“归野·奇遇”主题花园亮相世界花园大会,成为武汉分会场唯一县市参展企业,斩获植物应用奖;为2024枝江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定制绣球花景观,让乡土花卉绽放在国际赛事舞台。
“花卉产业需要‘造梦能力’。”在黄旭琪的推动下,企业从单一种植转向“育种研发-花卉多维应用-文旅运营”全链条布局,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7%,获评湖北省林业龙头企业。
共生共赢:一亩花田绽放“共富花”
“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要打造共生系统。”作为宜昌市青年科技特派员,黄旭琪创新构建“一亩农场”青创农场村企联动模式,采用订单化生产,农户自愿参与,企业免费提供种苗、技术、销售全链条服务,村集体统筹土地协调与农户管理,农户负责提供闲置土地和精细化种植。
目前,已在问安镇同心桥村开展了项目试点工作,8户试点家庭预计年增收2.4万元。65岁的村民季清尧感慨:“跟着黄总学种花,学技术, 不愁销路,还增收入!”
据悉,黄旭琪今年计划盘活问安镇23个行政村的500亩闲置土地,将“一亩农场”青创农场项目拓展至50户,带动周边5个村参与花卉种植,形成区域性花卉产业带,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微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力争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增色的多赢格局。
“乡村振兴需要‘破界思维’。”黄旭琪的办公桌上,一盆非洲菊与智能平板相依而立——恰似她的双重身份:既是深耕土地的“新农人”,也是数字时代的“造风者”,她正以科技为支点,撬动一场“美丽产业”的深刻变革。这位90后用行动诠释:“青年来枝不是退路,而是开创农业新未来的征途。”
记者:王小露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