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丹江口 | 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
全域治水护水 守好一库碧水
今年的丹江口市“新春第一会”,提出要树牢支点意识、抬高发展标杆战略目标,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当前,丹江口把全域治水护水作为守好一库碧水的核心抓手,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省支点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39岁的李大荣是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办事处街道妇联执委、“小水滴”志愿者及巾帼护水队队长。她所在的库区林场毗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辖区内库岸线有40多公里。从网箱整治到退捕禁渔,再到净岸护水,十多年来,李大荣积极参与每一项水域治理工作,库区沿岸经常能看到她巡查的身影。
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 李大荣:“在工作之余都会过来,一个星期最低三四次。”
在丹江口,像李大荣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目前,丹江口市已设立志愿服务组织361个,注册志愿者20余万名,大家齐心协力,为守水护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丹江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 姚寅:“下一步,我们将以守水护水为根本任务,在志愿服务、组织孵化、项目培育、骨干培训、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小水滴”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广泛化发展。”
守水护水不仅在“末端”,更是在“源头”。2025年,丹江口围绕“六无乡镇”创建,持续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村”建设。在丹江口市牛河林区牛家河村,村民马国兰正在村里新建的共享便民洗衣房内清洗衣物。
丹江口市牛河林区牛家河村村民 马国兰:“我们以前下河里洗衣服,把脏水流在下面(河里),现在洗衣服比以前好多了。”
作为沿河而居的集镇,村民们习惯到河边清洗衣物,而洗衣粉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不可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丹江口市牛河林区党委副书记、主任 朱新:“这地方是我们牛河林区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在500吨左右,主要解决的是我们集镇一千多人的生活污水,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
人口集中的区域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人口较少的村落污水又该如何处理?在牛河林区五谷庙村安置点的这台油水分离器,解决了村里52户村民的油污水处理难题。
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五谷庙村负责人 杨柳:“这里面是三格式的,首先,油污进来以后先在第一格里面进行分离,分离以后进入到第二个池子沉淀,沉淀完以后进入第三个池子,污水最后直接排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
除了在前端对污水进行“瘦身”,村里还引进了膜技术多效净水器净化水质。
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五谷庙村负责人 杨柳:“利用藻类的好氧细菌和自身的代谢活动,净化污水后灌溉回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
丹江口市牛河林区党委副书记、主任 朱新:“下一步,去年四个清洁家园示范村的基础上实现九个村全覆盖,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目前,丹江口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95%,全市建成181处农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库区重点区域实施“六无乡镇”建设,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转变。
借水行舟 向“新”出发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承载着339亿立方米优质水资源的丹江口,正不断做优做强“水文章”。依托“中国好水”金字招牌,去年,水经济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占当地GDP(经济总量)的四成。眼下,一泓清水,正以不同的打开方式,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龙文:“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燕京啤酒丹江口生产基地建设现场,目前该项目的场地桩基已经全部完成,企业投入100多台施工机械,2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进行作业,预计整个工程在8月31日前竣工。”
作为燕京集团在全国布局的三所标杆工厂之一,燕京啤酒丹江口生产基地占地310亩,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打造成年产50万吨的啤酒生产线,年产值超20亿元。
燕京啤酒丹江口工厂总经理 李杜:“西安、陕西、重庆等地,未来都会由丹江口生产基地去输送这些中高端的啤酒。”
目前,燕京啤酒、马迭尔精酿啤酒、娃哈哈、加多宝、东鹏特饮等26家水企及其配套企业落户投产。为何全国头部水企纷纷扎堆丹江口?他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中国好水”。
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综合股负责人 余丹:“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去年I类天数超75%,全域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燕京啤酒丹江口工厂总经理 李杜:“水质特别好,后期工厂水处理的设备投入,以及水处理运用到的生产运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项目不停“上新”,产品不断更新。在丹江口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新品研发和设备更新,全年计划研发27款新品,目前已推出5款。
以“水”为源,向外延展。出自本土的桦树汁、桑葚、塔格糖等一大批凝聚本土特色的水产品,在市场上也闯出了新天地。
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燕:“(产量)较去年同比就增加了50%以上,每天基本上能达到满产,而且我们每天发货新品占到一半以上。”
今年,丹江口编制《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建设全国绿色食品饮料生产供应基地。力争水经济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正在建设的丹江口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总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拥有5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1个300客位客运泊位,预计每天有超过3000吨水饮料从这里发往全国,物流成本直降三成。
丹江口市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部长 谭成刚:“项目建成后,众多企业将入驻多式联运基地,物流、商贸、制造等产业集聚效应将显著增强,该基地将成为辐射鄂西北、豫西南区域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丹江口市发展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供坚实基础。”
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丹江口市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精气神,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各方面,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精准政策扶持等举措,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大早,在丹江口市御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对企业进行扫码登记。
丹江口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管股干部 柯姗姗:“在入企之前,要根据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登记码进行扫码,告知企业我们检查的主要内容以及检查的依据和我们检查的时间,避免我们重复检查,企业可以通过扫红码进行执法检查的监督投诉。”
丹江口市御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安环科负责人 王涛:“通过改革以后,我们每个月检查也就一两次,对我们企业也减轻了许多压力。”
目前,丹江口市行政执法“红蓝双码”已覆盖100多家企业,累计对企业减少现场检查200余次。除了给企业“减负”,今年,丹江口政务服务也不断“加码”。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拓展,对专业研发人员和生产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为了解决“用工”难题,公司招聘经理杜雪娇专程来到政务服务大厅增值服务人才专区,希望借助政府提供的资源和平台,精准对接所需人才,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杜雪娇:“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比较传统的招聘网站招聘,但是丹江口本土的这些人还是比较少用传统的招聘网站,所以效果会差一点,效率也会低一点。”
在了解企业诉求后,工作人员立刻在本土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丹江口市人社局党组成员 张虎堂:“引导公司对接高校校园,开展校园招聘,同时利用人力猎头公司为企业引进急需人才。”
今年,丹江口市政务服务中心从企业需求出发,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设线上线下“一中心一平台”双线服务载体,打造政策、法制、金融、人才、科创5个服务专区,29个部门47名涉企服务专员入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58项“涉企服务一类事”的增值化服务。截至目前,已为企业提供咨询、办件367件,服务企业80多家,发放企业贷款1800万元。
丹江口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陆军:“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企业需求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提升能力作风,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建设,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集成式服务,助力市场主体激发新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丹江口台 余波 周金华 何瑞锋 周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