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奋进第一方阵 建功支点建设 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整体提升

长江云新闻  2025-03-26 18:31:06
分享到: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距今约4000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工业遗存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早期发展。跨入新时代,黄石坚定不移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5.8亿元,增长7.1%、增速全省第一。新的一年,黄石正朝着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的目标阔步迈进。今天的《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市州委书记访谈》,来看本台记者对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的专访。

新年首月,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6项月产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弘盛铜业粗铜产量、精炼铜产量全部超计划完成;三环锻压在手订单已排产到7月份,生产任务饱满,积极服务和融入全省支点建设大局,黄石把今年确定为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的“整体提升之年”,首要任务就是发展能级的提升。

黄石市委书记 郄英才:牢牢把握省委提出“黄石经济总量冲刺3000亿元”的重要要求,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产业能级,实施工业提质倍增工程,力争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3000亿元台阶。提升创新能级,深入对接武汉科创资源,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提升城市能级,统筹全域一体化发展。力争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60万,提升开放能级,突破性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黄石,被称为“点石成金”的城市,依靠丰富的矿藏,这里曾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而进入新发展阶段,黄石的“点石成金”靠的则是“转型”这个关键招,实现“量质齐升:一是立足传统产业,致力打造“钢之城、铜之谷、鞋之都”;二是立足新兴产业,构建“光之链、车之链、药之链”;三是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打造黄石现代化产业体系。

黄石市委书记 郄英才:在全面绿色转型上提质增效,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成为黄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抓改革、增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抓项目、强支撑,推动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支点建设机遇,黄石定位清晰,围绕“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这一目标,发挥“六大优势”推进“六个打造”,从交通、工业、创新、开放、文旅等六个方面全面提升黄石发展水平。2024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04亿吨,迈入中国内河亿吨大港行列。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上,黄石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路线图。

黄石市委书记 郄英才:加快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全力推进武鄂黄黄“三纵三横”快速道路系统。黄石境内道路建设,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国省干线路网提质。全面提升黄石内畅外联水平,发挥临江临港优势。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对外开放桥头堡,谋划黄石新港四期建设,完善水铁联运集疏运体系,努力建成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和长江中游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提升发展环境,助力支点建设。黄石提出,要发扬“敢闯敢拼、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黄石市委书记 郄英才:要实干快干,敢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争,确保定一件干一件  干一件成一件,争取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将坚持不懈推进黄石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邓思弦 肖璇 田思鹏 向昊 郑杰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