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华中农大科研团队发现一新物种

长江云新闻  2025-03-26 12:05:04
分享到:

3月26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获悉,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在湖北谷城县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唇形科铃子香属(Chelonopsis)的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谷城铃子香(Chelonopsis guchengensis X.Q.Liu,Z.C.Wei,Y.H.Xu,Y.X.Chen& J.Wen)。该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铃子香属成员组成,同时也提供了优良的铃子香属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铃子香属,隶属于唇形科,为东亚特有属,是多年生草本至灌木。铃子香属植物大多花色艳丽,枝繁叶茂,且蘖能力强,较耐修剪整形,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植物。

铃子香属的两个亚属分别为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类型。该属共有14个种及2个变种,除3种特产于日本外,其余种类几乎全为我国特有种,且为狭域分布。

2023年10月,在襄阳市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局工作的校友魏正才等在谷城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片“特别”的植株,这些植株与一种叫小叶铃子香(C.giraldii)的植物接近,但也有区别,于是他们便联系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刘秀群教授。刘秀群教授长期从事植物种质资源、植物分类和植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听说可能这种情况后,便多次带着硕士研究生徐玉晗到襄阳开展野外考察工作,在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并通过两个核基因及五个叶绿体基因构建了铃子香属系统发育树。经过对比,发现的铃子香属植株在形态学上与小叶铃子香有区别明显,在系统发育上与小叶铃子香形成了独立分支,且遗传分化明显,证实是新的物种,归入等齿铃子香亚属,并进一步划分至小叶铃子香组、小叶铃子香系。

新物种以其模式标本采集地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谷城”命名,中文名为“谷城铃子香”,这是首次以“谷城”命名的植物新物种。新发现的谷城铃子香可以从叶型、株高、生活型、花色等形态特征与铃子香属其他种类综合明显区分开,并有独立的分布区。

谷城铃子香的形态特征为:半灌木,高约1-2米。茎圆柱形,具条纹,多分枝,密被白色硬毛,青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对生,长卵圆形、叶基渐狭、叶缘锯齿状、叶片尾尖,长2-10厘米,宽1-5厘米,上面绿色附白色硬毛,下面灰绿无毛,接近枝条顶端的相邻叶片呈十字交叉状;侧脉5-7对,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叶柄纤细,近圆柱形,长1-3厘米,密被微柔毛。花紫红色,聚伞状花序,几全部生叶腋中,通常为2花。花冠长约5厘米,上下唇不等长,下唇明显长于上唇。花冠筒长约3厘米,伸出萼筒许多,喉部膨大,外部密被白色绒毛,内面无毛,沿下唇中轴线生不规则斑点。总梗长1-2厘米,被微柔毛。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宽1-2毫米。二强雄蕊,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具须毛。花萼为规则的很大的5个三角形齿,花萼筒外被白色柔毛,内面无毛,先端渐尖,网脉明显,幼时为紫红色,与茎同色,成熟后变绿。

据了解,该物种花期为9月-10月。分布于谷城县及神农架林区海拔570米左右的山谷及具有湿润肥沃土壤的灌丛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徐玉晗 徐行)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