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课堂“减”出活力,课后“增”出精彩
自 “双减” 政策落地,湖北省枝江市各中小学积极在校内减负增效上出真招、使实劲。学校课程设计和作业有何调整?教学质量是否提升?孩子们身心负担有无改善?近日,记者走进枝江市实验小学,感受教育新风貌。
清脆铃声响起,校园瞬间化作欢乐海洋,魔尺在学生手中灵动翻飞,棋局上对弈正酣,跳绳游戏热闹非凡,这便是学校推行的 “课间15分钟” 场景。自 2024年秋季开学,枝江市中小学推行“课间15分钟”,虽仅延长短短 5 分钟,却给孩子们课间休息与玩耍带来诸多积极变化。
枝江市实验小学学生王思睿自豪地说:“一下课,同学们都来找我下棋,在我们班,我下棋最厉害,要是我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孙娅萌则兴奋分享:“我最爱和同学一起跳绳,我们会比赛,有时还玩跳花绳、八字跳绳、翻绳等各种游戏 。” 周姝妍表示:“下课我喜欢玩魔尺、魔方、下五子棋、跳皮筋,玩过这些,上课学习更认真了。” 罗唯希笑着说:“每次下课玩得开心,上课脑子转得更快。” 左梦寒也提到:“教室后面有很多活动器材,我手慢一点就抢不到了。”
减负是 “双减” 重要内容。“双减” 实施后,多数学生感觉作业量明显减少。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同时,作业效果和教学质量不能降低。今年寒假,实验小学在作业设计上用心用力。
学生黄加霖说:“今年寒假实践特色任务里,有个展示心中年味的特殊活动。我画了一幅鱼糕的画,鱼糕香甜可口,我家每年都吃。我特别喜欢这次活动,能向大家展示我心中的年味,分享喜爱的美食。” 家长陈真珠称:“学校开展无作业日等活动,我非常支持,孩子现在更活泼开朗,希望学校继续开展这些好活动。” 教导主任陈姝薇介绍:“我们削减了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改为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老师们权衡作业质与量,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巩固拓展知识。”
推进 “双减”,不仅要减负,更要提质增效。枝江市狠抓课堂转型发展,大力开展青年教师赛课、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以赛代训,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式转变,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优势。
陈姝薇表示:“教学上,探索生动课堂,增加趣味性、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确保减负同时保证教学质量。”
针对以往部分孩子放学时家长仍在上班,只能去课外培训班的问题,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组建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社团,让每个孩子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和爱好特长。
周凝雅说:“我从小对音乐感兴趣,学校刚好有戏曲社团活动,我就参加了。在社团里我学到很多京剧知识,过得很开心。” 彭玥彤分享:“我参加合唱社团,因为喜欢唱歌。在社团里我学会了很多歌,像《花开忘忧》,感觉特别放松。” 胡俊哲兴奋地讲:“我们有创客教室,里面有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东西和实物一模一样,太有趣了。” 家长黎玲也表示:“学校课后服务课除辅导作业,还增加精品社团课,我女儿参加扎染社团,很感兴趣,我们全力支持。”
从焦虑内卷到轻装前行,枝江市实验小学的探索,是枝江市 “双减” 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缩影。当课间重现欢声笑语,课堂焕发思维火花,枝江市基于 “双减” 探索的教育新模式,正让教育回归校园本位,回归育人本质。
记者 金秋 朱传嗣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