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襄阳保康:加强基层自治 构建文明乡风
近年来,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共同体。通过推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破旧立新,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争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传递者。
新春伊始,走进马桥镇中坪村,风光优美,邻里和谐,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这一切变化都源于近年来该村大力探索的“自治”之策。
上世纪9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黄立杰经过深入思考后,组织村里的9名干部,一起商定村里的发展大计。经过认真讨论,大家认为,要想发展,首先要加强对村子的管理。怎么管?他们想到了制定一部《村规民约》。于是,村两委班子起草了框架,拿出来让村民集体讨论,讨论的过程异常激烈,很多条款被反复修改,但正是有了村民最广泛的参与,最终拿出来的《村规民约》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在执行过程中,受奖的人开心,受罚的人也服气。
1991年5月,该村第一部《村规民约》正式出台,并印发到每家每户手中,严格执行。
以前中坪村人情风盛行,村民的“人情账单”不堪重负。
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村民 杨玉波:以前没有搞(《村规民约》)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在走人家,一个月有两三千元,一个月的收入也不就2000多块钱,压力还是有点大,但是有时候碍于情面,你又不好不去。
为刹住一路狂飙的人情风,2013年7月,中坪村对《村规民约》再次修订,办酒席在中坪村不再任性。村民杨玉波是中坪村有名的种粮大户,一直以来,通过辛勤劳动,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早已步入小康水平。谈及这一切的变化,杨玉波感概万千。
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村民 杨玉波:在我们村“人情风”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一般只能过红白喜事,其他像过生日、升学宴、婴儿满月、周岁一律都是不准过(操办)的,避免了“人情风”相互攀比。
从“自治”到“自觉”,中坪村的《村规民约》已经植入了群众的骨髓,成为了行为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成为全村上下的共识。无论大事小情,都是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行使决策权,真正做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真正变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治调主任 王虎:自实施以来,中坪村《村规民约》共教育惩处2000余人次,有效规范了村民行为。
有了《村规民约》的规范,村民们行事有了尺子,村里矛盾纠纷少了,大家自然都一门心思用在致富奔小康上,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坪村村民现在住上了整洁的小洋楼和别墅,民生设施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这里的村民不攀比吃穿,户户踊跃当“追星族”,整个村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新风貌。
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治调主任 王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聚焦强化制度规范,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长江云新闻 保康台 姜雪飞 张九君 梁遗峰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