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深闺珍禽”到“国民爆款”——看阳新屯鸟如何走出产业破圈之路

黄石日报  2025-02-24 11:28:15
分享到:

2月21日至22日

“2025湖北优质农产品品牌北京推介活动”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中心举行

阳新屯鸟汤作为“明星”产品

成了推介活动“最靓的仔”

现场签约多家渠道商

这场推介活动不仅是一次产品展销

更折射出阳新屯鸟产业

从“地方小众”到“全国突围”的

蜕变逻辑

百年珍禽重焕生机

科技赋能保种提质

阳新青山绿水间,一群黑白羽毛、红喙赤掌的“阳新屯鸟”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凤凰”。这种有着300多年养殖历史的地方特色家禽,如今通过科学保育、品牌打造和全产业链开发,带动上千农户增收,去年年产值突破5个亿,书写了“小特产”成就“大产业”的生动篇章。

阳新屯鸟因肉质紧实、汤鲜美味,深受群众喜爱。在阳新农村,千家万户养屯鸟,一般每家养10只左右,农民采用放养结合补饲的方式养屯鸟,这种传统饲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阳新屯鸟

“ 在早期,阳新屯鸟并未获得政府的特别重视。”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潘际云坦言,“早在1759年当地就有饲养屯鸟的记载,尽管其养殖历史悠久,但阳新屯鸟的保护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自发保护和传统养殖方式。”

阳新屯鸟保种场育苗车间

直到1992年,阳新屯鸟被省畜牧专家考察认定为阳新县独有地方品种。此后,政府开始逐步介入屯鸟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其保护和开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视,阳新屯鸟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潘际云说。

为突破传统养殖瓶颈,2023年,该县把阳新屯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化五大主导特色产业之一,并在三溪镇动工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约100亩的标准化阳新屯鸟保种繁育孵化基地,逐渐形成了保种、扩繁、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阳新屯鸟保种场全程自动化养殖

潘际云介绍,保种基地建筑面积为40亩,分两期建成,计划总投资2700万元,一期已建成投产使用,二期正在扩建。“基地全程自动化养殖,安装了环境监测设备,实时调控温度与饲料配比,节约成本约10%。”

阳春午后,在阳新县三溪镇的阳新屯鸟保种场里,成群的屯鸟结伴嬉戏,悠然自得,这里的屯鸟分属42个核心群家系,整个保种场一期项目可养殖“种屯鸟”2万羽,年产合格种蛋150万枚,可孵化优质屯鸟苗100万羽,为阳新屯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去年6月份投产,当年就出栏了30多万羽屯鸟苗。”阳新屯鸟保种场负责人董健告诉记者,基地设有孵化楼、育雏楼、扩繁楼,“目前二期车间正在扩建,预计5月份建成投产使用,今年计划孵化100万只屯鸟苗。”

阳新屯鸟在水边嬉戏

董健介绍,从保种场走出来的“幼年屯鸟”,还要在阳新县52家规模养殖场成长10个月左右。这期间,保种场还会持续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帮助养殖户转型成“产业工人”。

“公司+农户”联动

传统养殖迈向现代化

“以前养屯鸟怕卖不掉,现在保种场包技术、包收购,去年养了2万羽屯鸟,年产值近30万,纯利润5万多元!”位于王英镇车前村的阳新得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丽方高兴地告诉记者。

农户从保种场购买屯鸟苗,养大后再被收购

该公司以前以种植葡萄产业为主,葡萄园面积有100余亩。去年,该葡萄园受天气影响,部分葡萄大棚垮塌,果树受损严重。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该基地迅速转型,引进屯鸟养殖产业,将冻死的果树砍伐后新建屯鸟大棚,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去年要不是养了屯鸟,就亏大了,屯鸟的收入弥补了葡萄的损失。”郭丽方说,保种场以“统一孵化、统一供苗、统一饲料、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技术”,以“六统一”的模式与养殖户进行合作,“我们就照着他们技术员说的来养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葡萄树下套养屯鸟,为农户增收

该基地还借鉴“稻鱼养殖”模式,在葡萄树下放养屯鸟,通过屯鸟粪便肥土,掉落的果实作为屯鸟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亩葡萄大棚可产3000斤葡萄,收入在3万元左右,一只屯鸟的纯利润在10至20元之间,一亩葡萄大棚可养殖2000只屯鸟,按最低价格来算,也可以增收2万元。”郭丽方扳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来,“此外,屯鸟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不仅为葡萄园节省了肥料,还有效提升葡萄园的产量,形成了‘禽-肥-果’绿色产业链。”

郭丽方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准备扩大养殖,养5万只屯鸟。像郭丽方这样林下套养相结合的种养植户,阳新有5家,今年计划发展15家林下种养殖户。潘际云介绍,去年,通过“六统一”的模式,阳新屯鸟年产值达5个多亿,今年计划实现产值10亿目标。

全产业链延伸

阳新屯鸟走向全国

为进一步提高阳新屯鸟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打破单一活禽销售模式,在军垦科技园区,建设有5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涵盖原料、内制品精制、屯鸟汤及卤制品精制车间。目前,已开发出冷鲜分割肉、预制菜、高汤罐头等20余种产品。“灌装屯鸟汤日产量达200万罐,卤屯鸟年加工量为20万吨,年产值可达2.3亿元。”该加工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单价较活禽可提升3倍。

屯鸟深加工车间

此外,政府计划建设羽毛加工厂,将废弃屯鸟羽毛制成高端羽绒制品,年产值可达3亿元,实现“从喙到爪”零浪费。

阳新屯鸟肉质鲜美

全身是宝的“阳新屯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所需的4种氨基酸,当地人习惯用阳新屯鸟汤作为滋补食材,调养身体。在去年12月14日举办的2024黄石“阳新屯鸟”品鉴推介会上,专家、学者、餐饮界人士对阳新屯鸟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前景十分看好。

阳新屯鸟汤色泽淡黄、清香甘甜

目前,阳新屯鸟在武汉、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已有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市民对阳新屯鸟具有广泛的市场接受度。“阳新屯鸟因其营养丰富且价格偏高,被定位为高中档产品,这一定位不仅体现在其产品特性和用途上,还体现在其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各个方面。”潘际云介绍。

在“2025湖北优质农产品品牌北京推介活动”现场,阳新县农发畜牧产业有限公司代表与北京市阳新商会,以及北京的大型商超、餐饮企业代表围绕阳新屯鸟的销售与合作深入交流,达成多个深度合作意向,并举办了签约仪式。

阳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阳新县到首都北京,通过与多家北京渠道商精准对接,这场跨越1200公里的“牵手”,不仅构建起“基地直供+渠道专营”的产销快车道,更开创了“品牌共育、标准共建、市场共拓”的协同发展新模式,为阳新屯鸟深度融入京津冀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

新春伊始,阳新县已为阳新屯鸟描绘了新的发展方向。从濒危保种到产值破亿,从深山圩埂到全国餐桌,阳新屯鸟的“逆袭”之路印证了“土特产”里藏着“大文章”。这只承载着百年农耕智慧的小屯鸟,正以产业化的翅膀,托起乡村振兴的富民梦,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