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质生产力在湖北 | 农业新品种 “出圈” 成势

长江云新闻  2025-02-23 18:58:13
分享到:

过去一年,湖北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增强了湖北农业的竞争力,还为全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湖北成功培育出23个水稻新品种,涵盖高产、抗逆、优质等不同优良特性。层出不穷的新品种背后,自然少不了研发利器。湖北研发的国内首个水稻主效功能基因分子模块育种芯片——“稻功芯一号”,像是为育种专家们配备了一架“基因无人机”,可以一次性将225个重要性状功能基因位点尽收眼底,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水稻杂优室主任、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水稻育种创新团队执行首席 周雷:就像做ct一样,可以一次性检测200多个,品质、产量、抗性相关的主效功能基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成本也降下来了,投入市场以来,检测样本达到5万份以上,省内外近100家单位开始使用这个产品。

作为蔬菜大省,湖北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达4600多万吨,同比增长2.7%,稳稳站牢全国蔬菜产量第一方阵。在品种培育上,“鄂茄六号”打破越冬栽培进口种子垄断、“新楚玉2号”全球首个抗根肿病萝卜品种成功选育,产量提升20%。围绕产业难题开展攻坚,湖北的蔬菜育种,硕果累累。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 王飞:像我们辣椒素研究和雄性不育研究,萝卜的抗根肿病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们今年筛选了新品种有6个,新品系大概有200多个,配置新组合2000个左右。

2024年,湖北农业领域重大成果竞相涌现,“中油杂501”“硒都黑猪”“ARC微生物菌剂”等成果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湖北成功培育并推广了超过100个农业新品种,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多个领域。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游艾青:聚焦区域农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开展联合集成攻关,(参与)组建江汉大米、小龙虾、蔬菜等产业研究院,助力农业重点十大产业链,为农业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更加坚强的科技支撑。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宁 冯超 通讯员 杨文)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