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看春运里的“九州通衢”

长江云新闻  2025-02-23 15:52:25
分享到:

春运承载着亿万人民群众流动的喜悦,也记录着中国发展的时代轨迹。数据显示,为期40天的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5亿人次。截至2月22日,湖北全省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5.56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7.3%,比2023年同期增长38.9%。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的湖北,在这场春运大潮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看轨道上的湖北,高铁飞驰,银龙穿梭,将荆楚大地织就成一张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看水运上的湖北,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长江黄金水道承载着南来北往的物资与梦想;

看航线上的湖北,银鹰翱翔,航线密布,架起连接世界的空中桥梁,让九州通衢的湖北与世界紧密相连。

轨道上的湖北:刷新纪录,高铁+旅游成新宠

春运期间,武铁共发送旅客2494.4万人次,同比增长7.9%,相当于每天有62.36万人次通过铁路出行。其中,2月4日更是创下了单日发送旅客100.1万人次的历史新高。

“春晚8分钟”彻底点燃了武汉的文旅热度,春节期间,武汉成为全国铁路旅客出发和到达的十大热门城市之一,而武汉至广州高铁线路也跻身全国五条热门线路之列。数据显示,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分别发送旅客407万、396万、20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4%、21.9%、7.6%。

图为动车组列车在武汉动车段待发(邹政  摄)

首次参加春运的荆荆高铁表现“惊艳”,累计发送旅客13万多人次,荆门西站连续5天刷新旅客发送量新高。此外,随着冰雪旅游的升温,春节期间到神农顶娱雪赏雪的游客超过3万人次,其中广东省游客占比高达51.8%,比本省游客还多!“高铁+旅游”已经成为大家春节出游的新选择。

货运方面,武铁累计发送货物955万吨,同比增长8.6%。襄州北站平均每6分钟就能接发一趟列车,日均发运煤炭25万吨,为各大电厂提供了充足保障;中欧班列(武汉)开出44列、到达43列,助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春耕物资运输81.3万吨,同比增长11%,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为煤炭列车在襄州北站中转(彭正权 摄)

水运上的湖北: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春运40天里,长江干线累计客运量达728.81万人次,同比增长25.04%。其中,重庆、武汉、南京、宜昌等沿江城市水上旅游持续升温,城市滨江游轮累计客运量达10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8%,车客渡船累计客运量达6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26.56%。

重点物资运输方面,长航局实施船舶优先引航、优先过闸、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措施,为5838艘次船舶实施引航,保障8147.74万吨煤炭、1236.12万吨石油天然气、979.81万吨粮食安全运输。1月14日—2月22日,长江干线船舶进出港货物量达3.78亿吨,同比增长7.85%。

航线上的湖北:航班火爆,货邮“狂飙”

春运期间,湖北民航共保障航班40133架次,运输旅客496.7万人次,保障货邮14.561万吨,和2024年春运相比,分别增长13.7%、15.4%、94.4%。

武汉天河机场保障航班26697架次,运输旅客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2.4%、16.4%。不仅新开/加密国内热门航线,还恢复、加密国际航线。“三航站楼+三跑道”运行后的首个春运,日均航班近700架次,日均客流超10万,春节假期旅客运输量达76.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恩施机场、襄阳机场等中小机场也纷纷创下旅客吞吐量和航班量的新高,为湖北民航网络布局添砖加瓦。

图为武汉天河机场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保障航班架次、运输货邮量同比增长37.8%、124.7%。今年已新开7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4条,目前共93条货运航线。1月23日,单日货邮吞吐量达5999吨,创开航新高;春节前一周,单周货运航班量926班,全国第一。

图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一个个新高、一项项第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九州通衢”强大的交通支撑力:湖北是全国唯一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是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这是湖北锚定“加快建成支点”目标,重点谋划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九州通衢的湖北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畅通全球贸易,支撑区域崛起,见证时代变迁。

编审:康耀方

记者:林如峰 李慧 许可 吴简雅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