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开年即开跑,鄂产汽车如何强势开局?

长江云新闻  2025-02-23 15:20:07
分享到: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翻开湖北的产业地图,一条绵延千里的汽车产业走廊耀眼地铺开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新春伊始,鄂产汽车行业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开局,全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一片繁忙,产销两旺。

开年即开跑的鄂产汽车,如何跑出加速度?




东风领航,新春产能狂飙

走进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武汉二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不到3分钟,一辆奕派新能源车就能下线,与此同时,产线还在进行产能改造,向着每小时26台的生产节拍全力冲刺。

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武汉工厂总装车间主任付建介绍:“原来180秒完成一个工位的作业,现在要压缩到130秒。”通过优化装配顺序、拆分作业岗位,在不损失现有产能的情况下完成改造,这不仅展现了东风汽车高效的生产能力,更体现了其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与积极应对。

2024年,东风汽车终端销售255万辆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 86万辆,同比增长64%,乘用车自主品牌产能大幅提升,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东风还计划投放多款新车,推动新能源汽车迈向100万辆台阶,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和野心不言而喻,更彰显出湖北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强劲发展势头。

转型竞速,零部件企业突围

在产线忙碌运转的背后,是湖北汽车产业的深刻转型。

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紧紧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以技术创新搏击新市场。

三环锻造作为全国最大的中重型汽车转向节生产商,通过优化老产线,企业与新能源龙头车企深度合作,新能源零部件销售额持续攀升,新能源乘用车转向节、控制臂等产品日生产量达6000多件,还在材料轻量化方面强化研发,突破多项国外技术封锁。“公司在产品结构轻量化和材料轻量化方面强化研发,采用铝合金、镁合金等有色金属替代黑色金属。有14项制造工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海涛说道。

科技创新,宛如一把神奇的密钥,开启了湖北2025年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的新大门。湖北汽车产业凭借顽强毅力与卓越智慧,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筑起坚实有力的汽车产业全链条支撑体系,不仅让“湖北造”汽车在国内拼出半边天,更让在鄂汽车企业在国外赢得一片“海”。

海外拓单,湖北车企 “弯道超车”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湖北车企新年的重要增长点。

今年,十堰东科克诺尔公司升级产品、引进智能化生产线,成功迈入跨国公司采购链,商用车电控系统海外订单排到7月,正向着10亿元年度目标全力冲刺。这充分表明湖北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品转型与技术升级,不断向高端智能制造升级转型。作为汽车刹车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东科克诺尔生产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相较于鼓式制动器,制动距离可缩短30%,整车使用盘式制动器可减重近100公斤,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连日来,该公司气压盘式制动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件产品下线,实行双班生产,每天班产可达360件,同比增长20%。

展望未来,鄂产汽车加速奔跑。今年,湖北将全力打好汽车转型攻坚战,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量的40%以上,加速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鄂产汽车产销两旺强劲开年、整车企业产能飞跃、零部件企业在转型浪潮中成功破局、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斐然……这不仅是湖北汽车产业当下实力的彰显,更是未来持续发展的有力铺垫。在政策扶持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湖北汽车产业必将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END

编审:康耀方 邹敏

记者:张文杰 杜瑞雪 廖云翔 陈赟 赵龙文 陈芳芳 张龙

美编:梁意

责任编辑 张文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