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实战开门红开门好 | 开足马力 产线上新 新能源产业链跑出“加速度”
新春以来,湖北各地的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开足马力,产线上新,全力保障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张雪晶: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在我身边就是近期热度爆棚的华为问界M9缸体缸盖生产线。在这里,平均每2分钟就能诞生一件缸盖,每3分钟就有一件缸体下线。
长源朗弘主要从事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是比亚迪、赛力斯混动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核心供应商。去年,企业投入3亿元技改资金,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加快产品更新迭代。这条新能源汽车缸体缸盖生产线本月初刚刚建成,就迎来赛力斯集团的大订单。
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工作人员 李泽译:我们现在是有赛力斯的两条线,预计到月底能够达到目标产能缸盖2万1(千件)缸体1万2(千套)的最终产能。
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装备部部长 张尚海:2025年下半年完成200万(台)套的产线建设,完全建成后达到50亿元的产值。
在黄冈,龙辰科技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四条智能化生产线机器轰鸣,经十多道工序,晶莹的聚丙烯粒子被拉伸成透亮的薄膜,日产量达到40吨,这些具有耐温性和耐压性的电容器薄膜,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 包金波:公司在原有4条生产线的基础上,计划新增2条生产线,目标年产能突破1.2万吨。
在恩施利川,东隆电子是当地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动车充电桩生产等。开工以来,产量供不应求,公司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5千万元。
湖北东隆电子有限公司主任 赵彦龙:第一季度计划生产的订单已达2000多万,以目前的设备情况,达到1500万产值没有问题。5月份,计划二楼的组装线全部上线,增加新的岗位大概在150人左右。
向人工智能、数字化靠拢,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开春后,利川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抢占先机,接入“DeepSeek”大模型,将为企业提供设备监控、故障预测及客户服务、投资分析等服务。
恩施州利川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负责人 储昭武:赋能本地企业的AI使用、经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或者数字化的升级。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天睿 甘泉 张雪晶 老河口台 黄冈台 利川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