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云调查|花15万“内推”进国企?已有多名求职者上当

长江云新闻  2025-02-21 19:03:20
分享到:

支付了定金15万,对方称能介绍进武汉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结果打了水漂!近日,武汉市民小江(化名)向长江云新闻(爆料热线:027-87122222)投诉,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黑心中介,交了十几万钱,工作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我感觉自己被骗了,现在对方不仅不退款,还挑衅地说‘尽管去起诉’。”

中介声称有内推渠道,收款后迟迟无法解决职位

“一开始经熟人介绍,来到这家教育咨询机构,也看到了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称有多家武汉市国企事业单位的内推名额,需付费锁定资格。”小江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

2024年7月22日,小江通过中间人来到武汉北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接待了小江。经过一番交流,该负责人向小江推荐了一个“武汉地铁集团行政岗”的工作,并表示该岗位内推名额有限,当天不定下来就没有机会了。

经过一番考虑,小江决定选择这个岗位,并与这家中介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当天,我按照对方的要求支付5万元的定金,对方说,如果顺利入职,整个费用为28万元。当时我找工作也比较急,想了一想,就同意了。”

根据小江提供的合同,记者看到,她与北清教育公司签订的《推荐岗位就业协议》合同里明确写道,“目标岗位为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岗,承诺在3—4个月内入职,综合薪资12万以上。”同时双方还约定,“岗位安置后,若工作性质与薪资福利在甲方承诺范围内,乙方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与借口要求解除合同或退款。”

7月25日,该中介又向小江催付10万元定金,并表示如果这10万元不支付,无法预留地铁公司的岗位。情急之下,小江又向对方转账10万元。对方承诺,如果不能顺利入职该岗位,将办理全额退款。随后又有一位吴姓女子与小江联系,并提供了身份证照片做担保,让小江放下戒备。

而就在支付了15万元定金后,小江没有接到任何一个由武汉地铁集团打来的电话,也没有参加任何笔试、面试,北清教育公司对此没有说明,只让小江耐心等消息。

2024年10月,北清教育公司突然联系小江,称武汉地铁集团“因技术岗位要求”无法安排职位,让她更换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岗位。此时,小江察觉到可能中了圈套。“我当时拒绝了变更工作岗位的提议,并要求对方全额退还先行支付的15万元费用,却遭到对方拒绝。”

当事机构已涉多起纠纷,仍在正常营业

2月20日,长江云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诚功新时代1008室的北清教育公司办公室,办公室内有多人正在办公。

(北清教育咨询公司仍在照常营业)

对于小江的退款诉求,北清教育公司相关人员回应称,已经向小江介绍了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工作,但小江没有接受,属于自己放弃职位,恕不办理退款,若有异议,可以走法律途径。

对于北清教育公司的回应,小江表示不可接受。“在签合同的时候我从没有讲过接受任何其他替代岗位,对方答应如果进不去地铁集团就会退款。”小江说。

据小江介绍,和她有类似遭遇的求职者还有四人,他们分别向该机构支付了6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费用,至今也未能入职机构所承诺的岗位。目前,小江等人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整理起诉材料准备通过法律程序维权。

记者通过企查查网站查询发现,武汉北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目前涉及多起司法纠纷,已被限制高消费,有高风险信息提醒。

同时,记者还发现,当前该公司人员依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提供所谓付费入职的服务信息,所涉及的岗位包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武汉纺织大学专职教师、辅导员、实验员”“湖北宏泰集团综合行政岗”等职位。

(北清教育公司人员发布的“内推”岗位信息)

“付费内推”是否靠谱?专家律师发声提醒

根据该机构提供的岗位信息,长江云新闻记者联系到多家公司,各家公司均对所谓的内推名额予以否认,称如有招录计划会通过官方渠道统一向社会公布。

武汉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目前公司没有招聘计划,不存在内招内推情况,公司的招聘按照正规流程执行,请广大求职者提高警惕,谨防个人钱财损失风险。

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明确否认有内推名额,“我们的招聘信息主要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放,没有内推渠道。”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邦信阳(武汉)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罗胜律师表示,相关机构称能售卖企业内推名额,这类行为通常涉嫌夸大或虚假宣传,甚至涉嫌诈骗。一般来讲,正规的内推往往指的是内部员工将简历通过内推的方式递交,需要正常的面试和笔试,而不是可以保证求职者能够入职。

“如果中介机构不能完成合同约定的推荐,求职者在支付费用后无法获得合同约定岗位的,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额退款。在此事件中,中介机构推荐的另外一个岗位并不是合同约定的岗位,不能认定为求职者的责任。”罗胜表示,如果涉嫌合同违约,合同相对方可以到法院起诉,如果存在涉嫌诈骗的事实,可以报警处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17日发布推文《这些求职陷阱需警惕!看看你能识出几个?》,文中提到“内推陷阱”)

针对社会上时有出现的“付费内推”现象,长江云新闻记者咨询了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求职一定要增强防诈骗意识,“一般打着‘走央企内部渠道’‘国企工作安置’‘落户职业顾问’旗号的个人或公司,向求职者暗示能够以非正常渠道找到工作并要求交钱办事的,都是诈骗,都是假的,广大毕业生和社会待业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应聘自己已有充分了解的公司。”

(长江云新闻记者 关竹)

责任编辑 陈亚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