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通江达海启新程 “铁水公空”筑未来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丹江口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湖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与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签订汉江丹江口至襄阳段不衔接段航道整治工程合同。其合同的签订,意味着该工程完工后,丹江口市将利用汉江这条“白银水道”,“重启”水运,迎来“铁水公空”联运的“黄金时代”。
长江是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通航内河,可通航万吨级船舶,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国家重要的高等级航道,在我国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湖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决定在汉江上,将丹江口市境内的陈家港码头到襄阳铁桥,101公里的航道里程,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1000吨级货船及1000吨级驳船组成的一顶二驳双排单列船队,将彻底打破丹江口市在交通运输上“靠水却吃不到水”的多式联运发展瓶颈。该项目建成后,丹江口市将通过这条“白银水道”建设“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丹江口力量。
2月16日,记者在位于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的陈家港码头看到,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在码头上来回穿梭,正忙于场地平整作业。
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将依托陈家港码头,建设“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该基地占地640亩,主体功能区分为码头区、铁路装卸区、物流园区等。一期主要建设部分码头、铁路专用线(含货场)、物流中心等,满足货物经铁路、水路运输的基本需求。二期待汉江航道建设完毕,货物运输需求量增加,将建成5个1000 吨级通用泊位,1个300客位客运泊位。“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的建设,将成为湖北省首屈一指,集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成为辐射鄂西北、豫西南区域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中心,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引擎。同时也意味着,内河航运将在丹江口市正式“启航”,陈家港码头也将呈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汉江航运活力十足的景象。
据了解,丹江口市已有直通武汉的铁路线,5公里范围内直通高速的公路线,接下来,不论是利用无人机构建以联运基地为中心,覆盖全市的低空运输飞行网络来发展“低空经济”,还是通过“白银水道”,利用水路来扩宽运输渠道,对于在丹和预计来丹投资兴业的企业来讲,“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的建设将会为企业省出人工成本,省出时间成本,还省出了因交通运输固定性所额外带来的物流支出成本。以水运为例,农夫山泉丹江口工厂2021年共生产饮用水约300万吨,其中100万吨通过铁路运输,200万吨通过公路运输。若发往武汉的100万吨饮用水通过水路运输,将为企业节省运费700万元(按单公里运价计算,水运成本是公路的1/10、铁路的1/7),对企业扩大市场、增加效益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同时,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安全保障核心区,在提升守水护水能力,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的同时,持续以“水”为媒,推动经济发展增长极。2024年,农夫山泉4家工厂综合产值突破47亿元,武当山水、一轻食品各建成6条生产线,产值10亿元,水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吸引了华润怡宝、燕京啤酒等一批国内头部食品饮料企业落户丹江口市。为持续推动丹江口市水经济能级提升,吸引国内国际知名水饮料食品企业落户该市,打造全国绿色食品饮料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势在必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随着“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的逐步建成,丹江口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多企业将入驻多式联运基地,物流、商贸、制造等产业集聚效应将显著增强。如今,丹江口市正守护好,依托好丹江口水库这“一库好水”,唱响“中国水都”绿色发展品牌,锚定建设全国绿色食品饮料生产供应基地的目标,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汇聚四海资源,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水都网讯(全媒体记者 高重阳 李诗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