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集体开挂,“最强大脑”DeepSeek正在加载中......
2025年,汽车智能化的大战已经全面打响。目前,汽车智能化发展主要聚焦两个部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前者以人的体验为核心,后者以完全自动驾驶作为终点。
比亚迪于两周前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就是聚焦智能驾驶。除此之外,深蓝汽车同时期举行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发布会,吉利和奇瑞将于下个月分别召开的智能化发布会,以及零跑汽车的新口号——“智驾全民化”......都是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直接过招。
而智能座舱部分,DeepSeek就像是催化剂,已经在新老车企间引发了剧烈反应。
东风、吉利、智己、长安、零跑......甚至比亚迪都已官宣接入DeepSeek,而他们不约而同都把融合方向聚焦在了智能座舱。
比亚迪宣布接入DeepSeek
据东风汽车介绍,东风猛士917汽车智能座舱已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接入,计划于2025年4月上海车展前,率先在猛士917、蛟龙战甲等车型上通过OTA推送更新。
DeepSeek这颗催化剂,到底能给汽车智能化带来哪些改变呢?
无外乎三点:提质、降本、增效。
提质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搭载DeepSeek后,用户与车机的关系不再是‘命令与执行’,而是‘朋友式的对话’。”换言之,DeepSeek可以提高汽车座舱的使用品质。相同的配置,却有不一样的体验。
逻辑也十分简单,就是把过去的语音控制指令,升级为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借用DeepSeek的推理能力,让答案不仅仅是回应,而是先于人的判断,进而提供的选择或服务。理想状态就是能实现从“被动思考”到“主动思考”的转变。
东风AI智创平台已完成DeepSeek接入
降本
DeepSeek上车与原有智能化模型的融合,会不会增加训练成本,进而增加整车开发的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据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人黄睿博士介绍,借助DeepSeek开源的能力和技术路线,可以降低对高端训练芯片的依赖。
与此同时,智能化的普及会加速,智能化功能的迭代速度也会加快。在黄睿博士看来,DeepSeek的上车不仅不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还可以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智能化产品和功能。
增效
智能座舱的好坏,由人说了算。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体验是不一样的,无法量化考核的东西最终都会因为基于感性的判断而出现某些非理性的结论。也就是说,智能座舱的好坏不会是汽车智能化的决胜局,但DeepSeek让更多的车企离上桌更近了一步。在智能驾驶领域更是如此。
据黄睿博士介绍,智能驾驶对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目前DeepSeek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
开源证券最新的研报指出,DeepSeek-R1模型的诸多优化方法有望为智驾行业所借鉴。目前自动驾驶玩家推动大语言模型甚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上车提升智驾算法的认知能力,DeepSeek-R1有望作为优秀的教师模型,将其性能蒸馏给车端模型,进一步提升车端模型的能力。
吉利星瑞AI与DeepSeek深度融合
据钛媒体报道,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测算,传统车企训练自动驾驶模型需要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而在DeepSeek的MoE(混合专家)架构下,可将训练周期提效缩短至一个半月。
在提高开发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加大了破除竞争对手技术壁垒的可能性。
汽车在智能化赛道的激烈碰撞早已是必然,DeepSeek的出现缩短了发令枪的预备时间,同时也加大了这声枪响的声量。不可否认,DeepSeek上车对汽车智能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叶建恩
编审:向秀 冯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