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芯”动作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5月量产 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
光电子信息是湖北突破万亿产值的三大产业之一。眼下,湖北正积极锻长补短、聚势突破,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提升支撑力。位于光谷科学岛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瞄准5月量产通线的目标正全力冲刺。
5月量产在即 达产后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
在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建设现场,设备正进入最后的冲刺调试阶段,预计今年5月底实现量产通线,达产后每年可生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可以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
作为武汉新城诞生的第一个项目,长飞先进武汉基地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与生产,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总投资80亿元,规划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产品将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储能、光电等领域,可提供从工业级到车规级的碳化硅器件。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基地主体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晶圆制造车间内,工程师们也正加速推进产线成型,为今年5月量产通线时间争分夺秒。
长飞先进晶圆制造事业部副总裁施锴向长江云新闻记者介绍,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的第一个晶圆正式验证产品会在本周下线,预计4月底完成整个生产线的调试产出,高性能的芯片在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就能够批量生产。
满格电力护航 助力国内最大的碳化硅半导体制造基地
芯片生产,良率尤为重要。前期,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专门为长飞武汉基地开辟项目绿色通道,配套建设了220kV生物园变电站,110kV庆云变电站作为专用配套供电工程,满格电力护航晶圆制造产线的生产活力。
长飞先进厂务安环中心总经理柴永林谈到供电品质感受深刻,他介绍供电品质对半导体尤为重要,只要有超过10%的压降,都会对生产设备造成影响,生产线就会中断。
国网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潇表示,为了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国网武汉提供了变电到配电的电力系统链条整体性用电解决方案,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长飞武汉基地的送电,为用户提供最优最近电源点接入方案,同时国网武汉量身定制了“智能巡检”保障体系,应用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对周边线路进行立体巡查,保障新质生产力企业电力可靠供应。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预计明年年底满产,满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碳化硅半导体制造基地,填补湖北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空白,促进东风集团等新能源龙头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本土化发展,助力湖北打造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未来,超充站、新能源汽车都有机会装上“光谷芯”。
长江云新闻记者 祝如月 谭思为
通讯员 王晓静 王欣 董艺虹
编审 向秀 徐嵬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