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 抬升整体竞争力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当前,全省上下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建立健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与国内城市群合作,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发展镇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辐射引领
“金三角”协同 硬支撑共进
2月9日,高铁列车从沿江高铁合武段麻城举水特大桥建设现场旁驶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刘聪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赵峰 李仁玺
2月10日,沿江高铁武汉长江新区站、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先导工程峡州长江公铁大桥、襄荆高铁(襄阳至荆门)建设现场持续火热。
“春节期间,我们一刻未停。除夕夜,我们为工地送上年夜饭和热可乐,给浇筑荷新湾特大桥钻孔桩的一线工人加油鼓劲。目前,这一关键工程已按期完成。”沿江高铁武汉长江新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秦志军介绍。
170多台大型机械设备、1000多名工人,正奋战在绵延20多公里的工地上。“大家都盼着2025年通车,慢不得。”说话间,中铁大桥局襄荆高铁宜城汉江特大桥无砟轨道班组组长王国勇,忙着指挥龙门吊铺设轨枕。
摊开湖北地图,武汉靠东打头,襄阳、宜昌分列鄂西北、鄂西南,三地连起湖北发展的“金三角”。
2024年,湖北GDP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武汉GDP达2.1万亿元,襄阳、宜昌双双突破6000亿元。“金三角”的分量不言而喻。
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建立健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
等不起、慢不得,互动共进。武汉GDP冲刺3万亿元,襄阳、宜昌冲刺1万亿元,更大力度做强“金三角”硬支撑。
武汉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推动科技共兴、产业共链、交通共网、生态共治、服务共享,在“金三角”协同发展上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在科技共兴上,推动汉襄宜三市共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创新矩阵,鼓励三市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在产业共链上,主动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围绕优势产业探索联合招商、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合作模式,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襄阳市委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提升产业层级、经济量级、城市能级,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扎实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金三角”的重要一极和关键支撑。
2025年,襄阳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30个,入库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680亿元;推动180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力争40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推动30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30家。
宜昌市提出,2025年,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推动城市能级、发展质效和城市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加快跃升,力争全年GDP增速达7%以上。
在提升区域协同力上,宜昌将强化规划、产业、创新、开放和生态“五个协同”,与武汉、襄阳协同谋划重大项目。2025年,宜昌将以宜昌东部产业新区为依托,做大做强“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
关键词 县域支撑
百强县进位 “镇”能量满满
2月12日,位于宜昌的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有机硅单体一车间内,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谭雪姣 蔡晓舒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董凤龙 彭磊
春节期间,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出口欧洲的建筑用防水透膜做足准备。“春节前已发3个集装箱,本月还要再走3个集装箱。”该公司海外市场负责人朱志敏说。
这批货物价值300余万元,是拓盈公司蛇年第一单。此前,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尚属空白。
拓盈公司位于仙桃彭场镇,专注于功能性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开发生产,拥有年产5万吨非织造布、熔喷布、透气膜、复合膜等的自动化生产线。
2024年,该公司自主研发出这款建筑用非织造布新材料,主要应用在木质墙体和屋顶,既坚实耐用、轻薄减量,又防火防雨、透气透湿。
彭场是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必将进一步激活、释放巨大‘镇’能量。”彭场镇党委书记蔡勇军表示,该镇将锚定“打造湖北第一镇”目标,扛起仙桃市域副中心、双擎支撑、三级驱动的发展使命。
2月8日,广水杨寨镇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轧钢车间内,高炉轰鸣运转,铁水四溅、翻着热浪,火红的钢坯在轧机里飞快地传输,经过冷却形成成品钢。一旁新建的优特钢生产车间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作业现场电弧闪烁,热火朝天。
杨寨镇以低碳冶金、循环经济两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低碳冶金产业成功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该镇党委书记宋月亮表示,力争2025年全镇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中再进10位,稳居全省十强镇。
产业是城乡融合的驱动力,以产业为纽带,持续推动城乡双向奔赴。作为全省首个千亿县,仙桃将聚焦“聚力建支点、勇当排头兵”,扎实开展基层基础提升年、投资提质年、消费提振年“三大专项行动”,在发展能级上实现百强进位、千亿扩容。
大冶市表示,将锚定冲刺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目标,以绿色低碳为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新动力、以安全韧性为新要求、以数据资源为新要素、以链群协同为新模式,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建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协同融通
业务跨省通办 旅游就业联动
1月21日,黄石市2025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暨返乡就业创业暖心服务启动式在阳新县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易相志 周巍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曹雯 通讯员 郭斯
2月9日上午,荆州石首市桃花山镇便民服务大厅人头攒动,“春风行动”乡镇巡回送岗活动正在举行。
今年30多岁的刘淼,一大早就从相邻的湖南华容县赶到现场,几番比较后,与冠世电子公司达成了行政管理岗位的求职意向。
荆州地处鄂南湘北,所辖多个县市与湖南接壤。2024年以来,荆州主动对接,与湖南岳阳、常德、益阳三地开展跨省劳务协作。其中石首市与湖南华容县、南县、安乡县三地成立“石南华安”跨省就业联盟,目前已吸纳“南华安”就业人员1400多人。跨省招聘、跨省就业成常态。
“荆州建功支点建设,必须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全省区域发展布局。”2月6日召开的荆州市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将南向积极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积极对接《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污染综合治理、江湖安澜、产业转型升级、和谐城乡建设等重大政策落地转化,努力打造鄂湘跨省协作示范区。
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高效、畅通的政务服务。近几年,荆州和湖南岳阳互设“跨省通办”窗口,业务系统互通,可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企业群众再不用两地“往返跑”。
相依一座山,共举一面旗,同唱一台戏。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深化与环大别山区域城市交流合作。2024年底,湖北黄冈、河南信阳、安徽六安三市一体化协同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3个相邻城市,在协同推动网络型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产业互补共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达成共识,签署一体化协同发展工作备忘录。
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涂宝峰表示,黄冈将强化支点意识,发挥比较优势,以“多彩旅游路”建设为载体,盘活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与大别山周边城市联手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春节期间,刚评上国家级5A景区的麻城龟峰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同比增长326.44%,不少游客来自大别山周边省市。麻城龟峰山旅游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胡在齐介绍,大别山区高速公路网越来越畅通,是游客增多的重要原因。景区正与河南、安徽两省大别山区的5A景区协商,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https://res.cjyun.org/t/site/10008/1e4162f81029a8a503d73704a7950403/assets/2021cjy/dig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