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厂内+厂外”双循环让工业固废变“矿山”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评选公布10个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优秀案例,黄石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模式榜上有名。作为老工业城市,黄石曾长期被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种类多、处理难度大所困扰,如何将“尾矿”变“富矿”,生态“包袱”转化为产业“红利”?我们一起去看看。
坐落在黄石下陆区的大冶有色,是国内铜冶炼的航母级企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冶炼炉渣及电解废液,围绕这些固废、危废,一墙之隔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大江环科做足了文章。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靳学利:“这个扎包里边是铜冶炼炉渣,到了这个堆场之后,通过我们的重型板式给矿机,经过粗碎、中碎、细碎、球磨、浮选、浓密等系统,最终产出精矿和尾矿。”
铜精矿可以直接返回冶炼厂作为冶炼原料,而对于湿法工艺产生的浸出渣,大江环科采用火法工艺,从中回收大量有价金属——含铁尾砂、粗氧化碲、铅铋合金等十几种产品,将工业固废全部变成产品。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靳学利:“通过该系统,2024年我们处理了铜冶炼炉渣80余万吨,回收铜金属1.4万余吨,相当于国内两座大型铜矿山的年产量。”
经过大江环科细致处理后,产品应用于水泥、化工、医药等行业,供不应求。同时,厂区成为无尾砂、无废水外排的环保工厂,实现“资源化、全利用”。每年可处理危废7万吨、固废120万吨。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废公司经理 易林:“逐渐形成了‘厂内+厂外’双循环高值化利用模式,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产品的双循环过程,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作为公司的原料,将产品作为上下游企业的原料,以此达到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的。”
截至目前,黄石有18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7个产品获评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个园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29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肖璇 邓思弦
![](https://res.cjyun.org/t/site/10008/1e4162f81029a8a503d73704a7950403/assets/2021cjy/dig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