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黄石 | 全力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

长江云新闻  2025-02-12 18:30:04
分享到:

全力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

刚刚落幕的黄石两会上,定下令人振奋的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在黄石未来科技城,一批高精尖项目正加速培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2月7日上午,黄石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之凌:“深入推动科创平台一体化发展,导入更多科创资源为我所用,让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长成参天大树。”

科技创新是支撑黄石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在黄石未来科技城的持续培育、孵化下,入驻两年半的蓝图生物实现快速发展,2024年已建立2000多个配对抗体项目库,实现产值2400余万元。大年初九开工后,公司上下正加紧速度完成订单。

黄石市蓝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潘登:“我们从年前滞(留)的订单,再加上今年新增有10%的订单,产能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满负荷运转。”

蓝图生物是一家从事蛋白生物标志物免疫检测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中,企业负责人接到黄石未来科技城伸来的“橄榄枝”,租下1000平方米场地作为厂房和办公点,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后,企业与黄石高校建立起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技术人员定期到高校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训、带领学生进行实操。

黄石市蓝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 严慧杰:“我们就是从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这三个过程来引导学生,教他们去独立思考,力求是把每个学生都能带成可以独立带领研发项目这样一个效果。”

随着科研力量不断增强,企业获得的订单越来越多,今年,蓝图生物正计划在黄石未来科技城二期建设3000平方的概念验证与中试中心,进一步完善生物试剂供应链。

作为黄石市最大的科创平台,总投资100亿元的黄石未来科技城在规划阶段就充分研究后工业时代厂房特性,能为科研型项目提供研发、试制、轻型生产、检测、组装、展示与仓储物流等多种功能,引领“工业上楼”。

黄石科创和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军:“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做好省科创供应链平台黄石专区运营,建立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推广、信息交流、知识产权、科技评估等赋能科技型企业全方位发展的服务体系。”

刚落成不久的黄石未来科技城二期大楼里,从苏州招引而来的电子信息企业九迪微公司“抢先”入驻,对于立足“武鄂黄黄”都市圈,将生意做到全国,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

九迪微电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红龙:“我们主要服务于芯和屏这块,我们的很多客户群都是在外地科研单位,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今天发、明天达,武汉和黄石这边区域的半导体产业持续向好也是我们考量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湖北这边的一些科研力量储备,我们也是比较关注的。”

目前,规划总建筑量142万平方米的黄石未来科技城已迎来百家企业入驻,其中80%为未来产业项目。在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4)》上,黄石未来科技城位列全国前70,与2023年度相比上升15位。

黄石科创和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军:“2025年我们将聚焦加快推进以‘专业园区+专业运营+多主体招商+基金组建’模式的3.0版未来科技城建设,切实将黄石未来科技城打造成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上的创新高地。”

推进小区电梯加装 承载“上下”的幸福

《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提出,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0台以上。在电梯加装的过程中,如何让居民省事又省心?电梯加装好了,后期的运维保养谁来管?来看看黄石的做法。

亚光社区是黄石市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社区,截至目前,符合加装条件的98个单元,已通过审批97部,已经验收76部。社区下辖的宏维湖滨花园小区由于加装速度快、效果好,2023年被湖北省住建厅评为“最美电梯项目案例”。

黄石市黄石港区湖滨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 万维加:“现在方便多了,原来从1楼上到9楼,一般的年轻人要三四分钟,老人要七八分钟,现在38秒就到了9楼。”

在“最美电梯”的示范效应下,社区里其他居民也从观望转为积极行动。刚退休不久的小区居民成洁主动担当“牵头人”,挨家挨户上门摸需求,推动成立电梯“自改委”,这部电梯仅用时三个月就完工,并于2025年初正式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平层入户的模式,还给每家每户带来一方“新天地”。

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亚光社区居民 成洁:“后来那个婆婆今天跟我说,你来看一下,看一下我这个家,你看我爹爹在晒太阳,对她有利 ,她就说这个确实做得蛮好的。”

电梯加装好了,亚光社区创新推出“三个一”的做法,有效保障电梯正常运行:每部电梯选出一名“电梯长”,确保电梯的事情有人管、问题有人解;制定一份《电梯安全使用公约》,呼吁居民共同遵守;设立一个电梯运营维护专项资金账户,由电梯“自管委”共同管理、相互监督。

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亚光社区党委书记 胡玲玲:“紧紧围绕一老一小,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用议事协商的工作方法推进加装电梯的工作,为将近4000多居民带来了上上下下的幸福,也使我们的老旧楼变成了同心楼、幸福楼。”

2024年3月,《黄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市州首部适用全市域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地方性法规。今年,黄石将从“加装电梯”迈进“老旧电梯更新”,在严格规范审批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居民申请的便利性。

黄石市黄石港区住房保障局电梯科科室负责人 祝曼:“对已办理使用登记证、使用年限长、配置水平低、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电梯,可享受更新电梯每台补贴15万元,而且居民可以自行选择电梯品牌,每户出资最高仅900元,实行联合审批制度,由住保牵头、联合自规、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对加装电梯项目进行联合审批,让群众只找一个部门就能办好审批手续。”

“厂内+厂外”双循环让工业固废变“矿山”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评选公布10个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优秀案例,黄石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模式榜上有名。作为老工业城市,黄石曾长期被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种类多、处理难度大所困扰,如何将“尾矿”变“富矿”,生态“包袱”转化为产业“红利”?我们一起去看看。

坐落在黄石下陆区的大冶有色,是国内铜冶炼的航母级企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冶炼炉渣及电解废液,围绕这些固废、危废,一墙之隔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大江环科做足了文章。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靳学利:“这个扎包里边是铜冶炼炉渣,到了这个堆场之后,通过我们的重型板式给矿机,经过粗碎、中碎、细碎、球磨、浮选、浓密等系统,最终产出精矿和尾矿。”

铜精矿可以直接返回冶炼厂作为冶炼原料,而对于湿法工艺产生的浸出渣,大江环科采用火法工艺,从中回收大量有价金属——含铁尾砂、粗氧化碲、铅铋合金等十几种产品,将工业固废全部变成产品。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靳学利:“通过该系统,2024年我们处理了铜冶炼炉渣80余万吨,回收铜金属1.4万余吨,相当于国内两座大型铜矿山的年产量。”

经过大江环科细致处理后,产品应用于水泥、化工、医药等行业,供不应求。同时,厂区成为无尾砂、无废水外排的环保工厂,实现“资源化、全利用”。每年可处理危废7万吨、固废120万吨,

中化学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废公司经理 易林:“逐渐形成了‘厂内+厂外’双循环高值化利用模式,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产品的双循环过程,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作为公司的原料,将产品作为上下游企业的原料,以此达到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的。”

截至目前,黄石有18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7个产品获评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个园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29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肖璇 邓思弦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