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仙桃:凌晨3点米团香
米团子,是湖北仙桃的一道传统非遗美食,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更有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今天(2月6日)的《新春走基层》,咱们去仙桃,寻味凌晨飘出的“米团香”。
凌晨3点,当大家还沉浸在梦乡时,仙桃的菜市已经热闹起来,制作米团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快挑选出当天所需的食材,因此,负责采购的刘望道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杜利芳的舅舅 刘望道:要新鲜的,还要看大小,关键是你要找货,里面人多了(三轮车)不好走。
一边在紧锣密鼓地购买食材,另一边,负责制作米团子的杜利芳正忙着蒸米、和面,不时掏出手机,确定订单,与她的舅舅不同,杜利芳显得格外从容。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老板 杜利芳:这个是发给黑龙江的、云南昆明的、北京海淀区。
记者:我看你都没回消息?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老板 杜利芳:对,还有的已经把团子钱都发给我了,但是我没有时间收钱。这个团子又是个手工活,要一个时间才能把它慢点做出来。
米团子在仙桃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必做米团子,杜利芳打从记事起,就跟着外婆做米团子,因此,她也算得上是“团三代”,如今,杜利芳继承了家传的好手艺,蒸、洗、炒、和、包……每个环节都格外讲究。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老板 杜利芳:下面可以厚一点,边缘要稍微薄一点,因为边缘收口的时候它会越收越厚的。
记者:它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老板 杜利芳:嗯,当然了,包团子其实是个技术活。
记者:好圆的米团子。
做好的米团子在蒸箱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蒸制后,在出锅的一刻,米香四溢,而为了“这一口”热气腾腾的家乡味,不少市民不惜起个大早早早地守在店前。
仙桃市民 董倩:它里面有家乡的味道,也有妈妈的味道,团子带回家去以后,也希望他们团团圆圆。
仙桃市民 彭红英:丫头还在福建那边,她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过年就寄过去,团子它又寓意着团团圆圆,也希望来年的话都能够顺风顺水,平平安安。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创始人 刘爱枝:现在的人都要第一要好看,第二要好吃,我们这个地方就是老传统的,你要发扬光大,(仙桃人)到外地去要吃我们家乡的口味。
因为需求量大,过年期间,杜利芳只能岗位上度过,常常要忙到中午才能吃上饭。而在她看来,能用自己的传统手艺丰富更多人的餐桌,唤起更多人的乡愁,让年味更浓,这也是属于她们的一种特别的团圆。
仙桃沔知味团子店老板 杜利芳:都是家里几个人,亲戚,也相当于是每天一个大团圆。
杜利芳的舅舅 刘望道:虽然我们每年都是很忙,但是我们每天都聚在一起,很幸福。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戎 张琼 仙桃台 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