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 汉产汽车出海单车成本至少降千元
2月4日(大年初七),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汉南港码头比平时更加繁忙,随着“华嘉5号”船舶顺利停靠泊位,602辆崭新的汽车被卸至专用停车场等待中转,8万平方米的库场里,整齐排列的新车密密麻麻,望不到头。
十余天前,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国际航运船舶临时进出武汉港汉南港区。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主任杜海坤介绍,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汉南港区临时开放,意味着武汉又新增一开放能级更高的港口,陆港多式联运更加通畅,汽车离境出海更加便捷高效。
上午8时02分,汉南港生产部经理罗丹正指挥15名移车司机上船,有序将商品车开至陆域停车场,司机按照指定的路线、限定的车速,小心地将车停放至规定车位。罗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连轴转,码头没有打烊”。
武汉港汉南港区是武汉段长江上游唯一外贸集装箱港区、武汉市第二个外贸集装箱港区,也是长江中上游为数不多的具有外贸功能的汽车滚装船港区。
据介绍,此次临时开放的是汉南港区的两个作业区,分别是邓南作业区(汉南港)以及纱帽作业区(经开港)。其中,汉南港是长江中上游年吞吐量最大的汽车滚装港口,年汽车装卸能力30万辆。经开港综合码头建设3个泊位,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23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40万TEU(标准集装箱)。
“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后,汉产汽车出口,可通过汉南港区直接联动运输至境外。”杜海坤介绍,在此之前,开展汽车出口业务需运到沿海港口,报关退税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有时船期没到或仓位不够的情况下,汽车或需停放等待2—3个月,还需排队查验,周期较长。
杜海坤透露,计划3月启动汽车直运出海,一批“车谷造”汽车将在武汉经开区直接报关、清关,最多不超过2个工作日,实现“本地报关、当天查验、当天清关、次日走船”,随后通过汉南港运至沿海码头出口。“比起通过传统集装箱江海联运模式出海,单车出海成本至少降低1000元。”
在武汉经开区,岚图梦想家、岚图知音、猛士917、路特斯ELETRE等汽车自带全球化基因,正跨越山海,驶向世界各地。数据显示,2024年,“车谷造”汽车出海突破12万辆,同比实现翻番。2025年,在汉南港区国家一类口岸获批临时开放的基础上,武汉经开区将继续做大汽车出口,预计全年整车出口突破20万辆。
“汉南港区的临时开放,能够更好地发挥武汉港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作用,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助力武汉市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杜海坤表示,汉南港区将发展至日本、韩国的近洋航线以及到上海、太仓的直达航线,园区还将加快打造通江达海的对外开放平台,助力武汉汽车出海再提速。
(长江云新闻记者 尚大原 通讯员 蒋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