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春走基层 | 湖北荆州:装备高科技 桥见数智化

江汉风  2025-02-05 11:29:28
分享到:

对着电脑屏幕指挥高空塔吊作业,像搭积木一样架桥……春节刚过,湖北省荆州市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不断刷新着工程建设的“进度条”,助推这座世界最大跨度的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两用大桥“拔节生长”。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索塔为双柱门式混凝土框架塔,高达215.5米,相当于70层摩天大楼的高度。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中建三局为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量身打造”了造塔“神器”——轻型智能造塔机。

造塔机由内外顶升平台组成,包含支撑系统、框架系统、模板系统及智能设施,随索塔主体节段攀升,犹如一个空中的“智能移动工厂”。工人在其中“如履平地”,开展“流水线式”作业。

走进距离地面40多米的桥梁智能建造云平台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只需简单操作按钮,就能智能操控桥塔建造的全过程。

这个桥梁智能建造云平台是中建三局研发团队运用北斗定位、远程传感、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以工程三维模型为蓝本,打造的造塔机的“操作系统”。它犹如“现场直播电视台”,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可视化呈现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索塔施工的实时状态。即使不在项目现场,操作人员也能远程启动造塔机,操作其内部的智能布料机器人,调整行走路线、浇筑量等。

“造塔机是桥梁建设的新平台载体,搭载了智能布料机器人、全封闭智能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备智能远程控制、数字孪生系统、新能源供电等软硬件设施,是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六边形战士’。”中建三局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的造塔机顶升操作工冯庆香告诉记者,造塔机装备已获得国家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6项,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施工工艺全链条智能化和桥梁索塔全新的智能建造模式。

记者在施工现场注意到,新型智能建造技术与智能装备随处可见。在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数智建造控制室,有着十余年塔吊司机经验的张保民正对着电脑显示屏远程操作塔吊,精准流畅地将物资吊装至指定位置。

“现在不需要爬上爬下了,坐在这个控制室就可以远程操作塔吊运输材料,而且我一个人就能操作好几台塔吊。”张保民自豪地说。

张保民使用的5G塔吊,通过5G技术、高精度激光雷达、智能传感器等高新技术,给塔吊“点睛”。只需手指一动,塔吊就能在空中百米之外精准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模式,使塔吊更“聪慧”、建造更安全、人机协同吊装效率更高。

智慧护航、数字赋能,正为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注入新动能。作为二广高速荆州段改线、荆荆南延铁路及城市道路的共用过江通道,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建成运营后,将对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提高荆江分蓄洪区防洪救援能力、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助推荆州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

编辑:陶威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