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襄阳“皮影”传人再现“古老动画”
今年春节,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火热上映,为侠义襄阳“上大分”。而在襄阳,“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戏,也再现着古老动画,让人们感受浓浓的年味。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起源于西汉的皮影戏,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结合了民间美术和传统戏曲,一直深受欢迎,襄阳本地也有很多传承人。春节期间,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外沟村皮影戏博物馆就非常热闹。灯影中,热闹的《杨家将》《西游记》让观众直呼过瘾。
博物馆的主人李有生今年八十岁,只要玩起皮影戏,老人就来了精神。李有生15岁学皮影戏,成为大越调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2013年大越调皮影戏被收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几年,到他家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就在村头给他建了皮影戏博物馆,除了平时供人参观,节假日就让游客和村民有了看皮影戏的地方。
李有生的女儿李耀珍说:“老年人喜欢的戏剧,年轻人喜欢的文化故事,一共有380多种。人多的时候,院子里外都是人。”
皮影戏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今年春节,家住高新区祥云社区的罗守芳老人也因为皮影戏而广受邀请。
皮影艺人罗守芳说:“我也没想到我的皮影能走出去,走出了厂门,到社会上去演。”
罗守芳老家在孝感,家乡的皮影戏艺人很多。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就是人们怎么都看不腻的大戏。罗守芳学艺就是从看皮影戏开始的。罗守芳十五六岁时,就制作了《西游记》《红楼梦》几部戏的影人和道具。到了春节,罗守芳把村里爱好吹拉弹唱的村民请过来,组团演皮影戏。
皮影艺人罗守芳说: “锣鼓一敲,大家一吼,就显得有气氛了,周围人听到以后,马上就赶过来了。”
少年时的爱好,在退休后,又受到人们的追捧。罗守芳重新捡起自己当年制作的皮影道具,在小区里玩了起来。因为感兴趣的人多,眼下,罗守芳已成立了一个皮影戏小团队,制作了一百多部戏的影人和道具。春节期间,皮影戏一演,年味就浓了。
记者:汪洋
编辑:魏海峰
一审:刘斌贝
二审:郑海
三审:周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