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丨火龙迎新 “房县火龙”开扎了
舞火龙是湖北十堰房县地区在春节期间最具民俗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期间,“房县火龙”是不可或缺的民间文艺项目,一条制作精良的火龙,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祈愿,也承载着手艺人的热爱和坚守。
今年75岁的丁广禄是十堰市房县城关镇人,从18岁就开始扎火龙、耍火龙。57年来,他亲手扎过的火龙有200多条。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从我爷爷传到我父亲,我父亲又传到我手里,现在我是第三代,从小就爱玩火龙,玩得也上瘾,花子烧在身上不疼不痒的,没有一回说是要放弃的。
作为远近闻名的扎龙师傅,每年腊月,丁广禄都格外忙碌。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我们房县火龙的区别呢,就是这个“水包”,火龙火旺了必须要水压,水克火,克了对老百姓的瘟气小一些,这就是我们房县火龙最大的特点。
房县火龙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总长约45米,由12节或13节组成,分别代表平年和闰年。扎制火龙是个细致活,全靠手工制作,先选取篾青,编制轮廓。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干的划不开,用的是脆的。
篾青既轻便又有韧性,是做火龙最理想的材料。篾青在丁师傅的手指间翻腾,不一会就编出一个龙节,十多个龙节组成一条龙身,再制作龙头和龙尾,做出框架后糊纸。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它是个细致活,糊下来得一个下午。
随着十堰房县火龙被越来越多人喜爱,年轻人也来拜师学艺,让这门传统手艺代代传承。在丁广禄忙碌的时候,徒弟也在做一些辅助工序。
丁广禄徒弟 唐志元:从记事的时候开始,玩火龙就是非常热闹的,我们跟着一起学,就想把这个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学会了再传给下一代,不能让这个东西失传了。
今年,丁广禄创新了制作技艺,让龙身防水防火更加经久耐用,尤其是在上色这一步。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这是第四层,喷的有防水防火的,到正月十六叫“倒灯”“倒灯”那一晚上,它还是原封原样。
此外,为了让火龙更加活灵活现,他不断提升绘画和制作技术,相对于以前的火龙,今年制作的火龙更加美观大方。
十堰房县火龙非遗传承人 丁广禄:一直改进,改到顶点了,一是龙角改了,二是眉毛,今年还有过渡色,为什么要一直改,改到现在这样的呢,为了把房县火龙的文化传出去。
十堰房县火龙一般在晚上玩耍,从正月十三开始“出灯”,一直玩到正月十六“倒灯”。火龙舞起时,锣鼓喧天,观灯者纷纷点燃“花子”猛烈喷放,火龙在“花子”的燃烧中来回游动,上下穿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长江云新闻 十堰台记者 张国庆 王苗苗 翁红 喻波 通讯员 杜达巍 责任编辑 刘艳利 刘琴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