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的故乡》北京篇丨出发是因为一条有故事的鱼
北京真的缺水吗?南水北调的终点有鱼吗?
2024年9月,来自北京的水下摄影师祁昊开启了一场探秘南水北调中线的旅程。第一站,就是受水地北京。祁昊在一条鱼、一片田、一库水,发现了南水润北方的线索。
在北京一家名为“丹江渔村”的餐厅,祁昊品尝了一道招牌菜“清蒸翘嘴鲌鱼”。这鱼肉质鲜嫩,入口即化,美味征服了他和朋友们的味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是翘嘴鲌鱼的故乡。这条鱼跨越千里,喝着南北混合水“游”到食客的餐桌前,保持鲜活的秘诀藏在水里。
这条鱼,使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从北京出发,驱车千里,从北到南,到湖北丹江口深处,探寻这条鱼的源头。
“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当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京西稻的故事,甚至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还种有水稻。就连眼前颗粒饱满的稻穗,似乎也在反问着:北京的水能有多匮乏?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介绍,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概多年同期平均2.8万亿立方米,按人均一摊,我们人均就是2000多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四分之一。京津冀地区,人均的水资源量只有200立方米,以色列很缺水,它的人均水资源量是370立方米。北京、天津地区比以色列还缺水,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渠清水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跋涉千里,奔流抵京。十年来,已经有106亿立方米南水进入北京,不仅改善了北京市居民的用水条件,也大大改善了北京河湖的水生态。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的全部种植面积已恢复到2000多亩,重现“稻海景观”。
北京团城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在这里有一段长885米的明渠,是北京段唯一的一段输水明渠,能近距离看到南水。碧波荡漾的水面,鱼儿时而跃出。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副主任张国宇介绍,这里可以看到丹江口水库的鱼。
湖北丹江口水库,是翘嘴鲌鱼的故乡。沉没于丹江口水库之下的均州古城,更是万千移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
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正在热映。摄制组一路向南,历经1432公里的旅途,抵达水下50米的下潜深度,去探索这滴“南水”的力量。这一路上他们会经历哪些有趣、惊险的奇妙之旅?那片水下的世界,究竟隐藏着怎样未被讲述的故事?点击《水下的故乡》正片,为你揭开隐匿深蓝中的故事。
(点击上图 观看《水下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