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 | 移民孙国菊:橘树下的新生活
今天的《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请博为带来丹江口库区移民孙国菊一家的故事。
她叫孙国菊,丹江口库区一名普通的内安移民,十多年前,为了给南水让路,她搬离了原来的家园,搬到了更高的山上。我们在库区采访她时,她和丈夫一起,正在荒山上开辟橘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荒山已经满山翠绿,橘树下的生活也有了新变化。去看看。
初冬时节,正是橘子丰收的时候。这几天,孙国菊和丈夫早出晚归,忙得很少在家。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现在我们这树是正(有)大收入的时候。
记者 黄朋威: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搞几车?
孙国菊:3车4车最多搞个4车。
记者 黄朋威:那就是几千斤是有了。
孙国菊:五千多,五六千斤。
记者 黄朋威:一天五六千斤。
孙国菊:对。
这30多亩桔园,七八百棵橘树,全是夫妻俩一镐一镐在荒山上种下的。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记者 黄朋威: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其实我看了一下山势也是比较陡。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清沟机、挖掘机挖了以后,把这石头捡一捡,全部靠人工,一棵树一棵树的挑水,天不亮都下地,干到晚上。
丹江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淹没面积最大、搬迁安置人数最多的县市,伴随着丹江口大坝两次建设,26万名丹江口人告别家园,为水让路。2011年,孙国菊所在的行陡坡村被纳入搬迁范围,她和400多位村民一起,需搬迁到3公里外的集中安置点。那时候,一家人最发愁的是,自家橘园被淹,赖以谋生的土地不再,生活怎么办?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刚好那时候要搬迁,娃子正上大学,他生活费跟学费也得几万块钱。
还是种橘子吧!就这样,夫妻俩一合计,在荒山上再造了一个橘园。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我们这儿橘子味儿好,它与水质跟土质都有关,离这个河近,阳光充足,吸收了河面的温度。
记者 黄朋威:我想尝一个的话应该怎么挑?你教一下我。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你看像这样的果皮光滑,大小也适合。
记者 黄朋威:我现在尝一下,嗯,可以,水分很足很甜,确实是很甜。
站在橘园上往下看,阳光照耀下的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这十年,变化悄然发生。当地引进了更适宜的品种,每年还组织省里的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行陡坡村的500亩柑橘示范基地还是对口协作项目,在北京市300万元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去年,北京一轻食品在丹江口投资兴建了产业园,生产柑橘汽水和果汁,每年兜底采购柑桔15万斤,这一下,桔农们更不愁销路了。
一轻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晓东:我们丹江口的橘子真的好,它酸甜可口,榨汁非常适合我们饮用,带动我们当地果农、橘农的收入稳定,也帮我们丹江口把橘子事业做到全国,做得更大更强。
开着农用车,只需十分钟路程,一天的收成马上就能变现了。这个占地70亩的市场,是丹江口2017年建成的,是鄂西北最大的柑橘交易大市场,每年柑橘交易量超过1亿斤,陕西、河北、广东、山东等地的客商都到这收购,孙国菊的橘子刚送到,马上就被收走了。
记者 黄朋威:今天这一车卖了多少钱?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叶志强:2000多块钱,比前两年强的多,今年价格高。
记者 黄朋威:我看刚才2000多块钱是大姐收了。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叶志强:她当家嘛,一家之主。
回到家,夫妻俩习惯在这张小方桌上对对账,每天卖掉多少斤橘子?今天的价格怎么样?一年的收成,都被丈夫记在了本子上。
记者 黄朋威:比去年的23万斤要少一点?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叶志强:要少一点,但是价格高。我种了30年的橘子,今年就是最好的一年。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孙国菊:十七八万斤,现在钱已经收了20多万了。
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在武汉成家立业,对于孙国菊两口子来说,新生活正在前方招手。
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行陡坡村橘农 叶志强:把这几十亩地种好,以后每年我俩开车跑出去,有机会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慢慢跑跑看看,享受享受,饱饱眼福。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朋威 郑杰 陈赟 赵龙文 丹江口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