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 黄石法院:“诊疗式”重整 助“病企”破茧重生
长期以来,在破产清算转重整程序中,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招募投资人难等情况,导致很多“生病”企业来不及“看病吃药”,失去了依法获得新生的机会。近年来,黄石法院探索破产重整优化机制,创新“执破融合”模式,帮助有挽救空间的企业化解风险。
在位于黄石大冶市的这家公司,一把“越王勾践剑”的复制品通过工匠巧手,正崭露锋芒,月底,它将到省外的文创店展出。这是该企业沉寂7年后,重返市场的第一单。
黄石大冶市石开青铜工艺铸造公司负责人 刘鹏飞:为我们打开了局面,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心,说明在青铜铸造这一块,有比较多的认可度的。
黄石是“青铜之都”,作为本地最大的青铜制品企业,石开青铜具有国家博物馆授权的文物复仿资质,可生产12大类400多种工艺品,年产值过4000万元。2017年,企业为加快发展,在北京、西安等地连开6家门店,但因为销路不畅,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企业停工停产、濒临倒闭。由于资不抵债,导致60多起执行案件积压,石开青铜被多名债权人维权讨债。2022年6月,大冶市法院按照黄石中院裁定,计划对石开青铜启动破产清算。
黄石大冶市人民法院法官 郭刚:如果走清算程序的话,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基本为零,职工得不到有效安置,会产生很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考虑到石开青铜具有一定的运营价值,有挽救、重整的可能,去年,大冶市法院打破部门壁垒,从执行部门和破产部门抽调8人,首次组建“执破融合”团队,让执行和破产两个司法程序融合在一起,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对石开青铜的债权核查和资产债务清理工作。
黄石大冶市人民法院法官 郭刚:(执破融合)首先是破产审判的法官和执行法官对案情共同来进行一个会商,重整成功以后,我们共享一个平台,在平台上面共同来进行操作。
经过法院努力,去年12月,超过三分之二的债权人同意重整。然而,由于前期欠债较多,没有新的投资方愿意接手,重整工作一度难以推进。对此,大冶市法院进一步梳理债权人信息,最终,将经营范围与石开青铜有交集的中强公司列为主要对象,同时,积极争取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成功撬动了中强公司。去年底,中强公司首笔1000多万投资款到位,石开青铜员工的债权得到全部清偿,公司也免于破产。
黄石大冶市人民法院法官 郭刚: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中间谈判有30多轮,终于确定了中强公司为投资人,然后用投资人的资金来清偿公司原有的债务。
此外,大冶市法院还联动当地市场监管、税务部门及金融机构,帮助石开青铜修复信用,上个月,公司刚恢复试生产,法院联合税务部门上门服务,为企业减免破产重整期间产生的十多万元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大冶市税务局工作人员 方国辉:相关的资料都已经报上去了,会落实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大冶市石开青铜工艺铸造公司负责人 刘鹏飞:我们计划上线1000种以上的这个(青铜)建模产品,能够保证有3000万元的利润收入。
2023年以来,通过探索“执破融合”机制,黄石各级法院先后“挽救”有价值的企业7家,清理“僵尸企业”10家,清理债务18.2亿元,盘活资产5.4亿元。
(长江云新闻 黄石台 陈田浩 通讯员 彭杰 吴晓婷 尹君 谢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