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在并行丨聚光③
《经视直播》已悄然走过二十载春秋。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一位又一位新闻当事人,一次又一次的“双向奔赴”,都始终印刻在我们心间。
相伴20年,我们点亮新闻之炬,守望正义;我们汇聚温暖之光,传递善意;我们凝聚成长之力,践行初心和担当。我们忘不了那些或长或短的采访交流、或悲或喜的新闻故事;忘不了那些在困境中向我们投来的求助目光;更忘不了我们身边,那些可爱的同事伙伴。
值此二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三集访谈《聚光》,通过回访新闻当事人和“经视直播人”,回首自己的来时路。相信看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二十年间那份矢志不渝的坚守,所承载的意义。
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已经办了20年,从主播到记者,从编辑到摄像,很多人在这里完成了成长、蜕变。《经视直播》这个栏目、新闻人这份职业,给他们带来什么呢?
“深入百姓、深入群众的过程中,
我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
高越男,湖北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2012年加入《经视直播》,此前她担任《湖北新闻联播》主播,湖北卫视新闻中心播音组组长,已经是一位有很高知名度的新闻主播,但加入《经视直播》,还是带给了她不少新的挑战。
回忆起那段时光,越男感慨:
“一开始走上《经视直播》主播台时,有一部分观众不太能适应我,因为我的风格是时政新闻的播报方式,而观众们早已接受涛哥(江涛)那种接地气、很犀利地说新闻和点评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我主动要求担任节目配音和出外景现场的4G直播连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熟悉民生新闻采访报道的视角和播报的语境、语态,大概花了三个月时间,我才正式开始上节目。”
“一开始不太被经视的观众所认可,心里确实挺难受的,但我一直在想各种办法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只要有进社区的活动,有跟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都会很认真地和观众聊天,倾听他们的声音,听取他们的建议,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慢慢地就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我、喜爱我了。”
谈及这段经历带给自己的最大转变,越男说:
“新闻工作者要脚下有泥,眼里有光。”
“对我来说,《经视直播》让我能更加地深入百姓、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让我的主持更有对象感,更富有情感,形成了观众所喜爱、但又独属于我自己的语言风格。”
“记得有一次我素颜走在路上,却被一个问路的老太太认出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说,你就是《经视直播》的越男吧,我特别喜欢你们的节目,你们关注的都是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你们是实心实意地在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也特别喜欢你,你就像邻家姑娘一样,总能把话说到我们心里,特别亲切。希望你们的节目越办越好!在那一刻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如果你想搞钱,最好别干记者。
如果你太怕事,最好也别干记者。”
乔飞,作为《经视直播》第一任制片人之一,曾见证了《经视直播》节目的诞生。对他来说,那是一段挑战和希望并存的日子。
乔飞回忆:“当年频道为了集中力量打造《经视直播》,几乎停播了所有的新闻和专题类栏目,集中人力财力办《经视直播》,可谓是破釜沉舟之举。”
“当时栏目组不算热线组有88个人、10台采访车,这在那个时候已经相当给力了。每天最热闹的时间点就是早上8点钟,记者们都围在制片组,制片人勾热线、派选题,采访组长安排设备和车辆,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从那时候起,《经视直播》就定下了节目的基调,敢想敢干敢做。”
一名优秀称职的《经视直播》记者,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
乔飞说:“除了需要具备媒体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外,首先就是要有责任感,不管是社会责任感还是事业责任感,都得强;其次要有超强的执行力,不能遇到事情就退缩,要迎难而上,还要动作迅速;当然还要时刻重视媒体的公信力,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确保自己的报道真实准确。永远不要忘记做这一行的初心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如果你想搞钱,最好别干记者。如果你太怕事,最好也别干记者。”他建议青年记者要趁年轻多锻炼,“记者工作节奏快,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再就是一定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同事们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成就。”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从业的初心,
依然对新闻行业有着深厚的热爱。”
“我在《经视直播》整整工作了14年。”经视直播记者张娜回忆,“我去过矿难、火灾、水灾、车祸等多个新闻事件突发现场,这些经历磨炼了我,让我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专注,同时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在郑州暴雨的三天时间里,我们记录了很多失散家人在现场重逢的画面,这些温情时刻太动人;我们还有幸亲眼见证人与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互助和温暖,这是记者这个职业极其迷人的一面。”提起自己在郑州暴雨的采访经历,张娜十分感动。
这么多年自己为什么还一直坚守在记者一线?张娜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从业的初心,依然对新闻行业有着深厚的热爱。”
张娜还想告诉年轻的记者,“要永远保持好奇心和热情,新闻行业充满变化和挑战,只有真正热爱新闻,才能坚持下去,不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报道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娜姐办事》张娜在采访时,遭遇惊魂一刻
“我喜欢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
这是成为记者给我最好的体验。”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只在幕后呢?在外面多累啊,风吹日晒十几年,无论外面什么天气,该去现场的时候,记者就要去现场,因为现场有最真实的情况。我是很喜欢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的,这是成为记者给我带来的最好的体验。”在《经视直播》做了12年记者的蔡亭,去过各种新闻现场,说起自己的记者经历,她反复强调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到达第一现场的重要性。
2022年年底,居家隔离的蔡亭,通过视频分享了自己感染新冠后居家隔离的亲身感受,鼓舞了不少经视直播的粉丝,相关推文也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
提起当时的情况,蔡亭印象深刻,“那会儿不少人都轻症感染了,还没有感染的人心里都很慌,害怕自己感染后症状很严重。那一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记者都中招了,《经视直播》几乎面临停摆,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经视直播》怎么能停播呢?我就在居家隔离期间,试着拍了一条片子,没想到得到了那么多关注。”
《经视直播》历经20载春秋,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背后离不开一批批记者前赴后继的辛勤耕耘。他们与《经视直播》栏目互相成就,记者个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从萌新到成熟的蜕变过程,这其中就有2023年进入到《经视直播》工作的小张和小汪。由于两位记者近期一直忙于外出采访,在单位甚至都抓不到他们的人。
小汪和记者的聊天对话截图
“一路蜕变,成长的滋味妙不可言。
保持学习态度,慢慢成长、提升仍是关键。”
小时候,我是观众;长大后,我成为其中一份子。记者小张是一年前加入《经视直播》的。
小张说,“小的时候,全家人每天晚上都会围坐电视机前看《经视直播》,‘经视直播就在你身边’这句话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在我的印象中,《经视直播》权威、公正、贴近民生,后来有幸进入到湖北经视《经视直播》栏目工作,成为《经视直播》大家庭的一员。”
采访中的小张(右)
“刚开始看到身边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记者时,自己满心想着要向他们看齐,多学些本领,争取早日独立完成拍摄任务,实现自我成长。‘成长’二字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入职以来收获的点滴成长,都让我难忘。从最初憋了半天才挤出600多字的文稿,到后来一晚上能写出5000多字的长篇报道;从不懂剪辑的新手,到能独立剪辑10分钟的完整节目,一路蜕变,成长的滋味妙不可言。节目播出后受到的关注,收获的诸多点赞与肯定,都让我的职业认同感随之增强。”对小张来说,保持学习态度,慢慢成长、提升仍是关键。
“成为一名记者后,
最令人满足的是能实实在在帮到群众。”
另一位新人记者小汪回忆,自己刚开始写的第一篇稿子简直 “不堪回首”。他还用“像记流水账一般”来形容自己写的稿子,“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成长,现在肯定不会写出那样糟糕的内容了。”
“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人的成长是必然且长远的。”
小汪还说,“成为一名记者后,最令人满足的地方是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群众。能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曝光,将基层治理存在的盲点、漏点、堵点进行监督并协助推进。一年以来的记者工作经历,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同时能兼顾理性与克制的人。”
《经视直播》对一批又一批“经视直播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对于新闻人来说,苦和甜常常是掺杂在一起的味道。对职业的情感,和很多其他情感类似,你为这份情,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你甚至觉得很累很累,也会时而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
但是,和亲情、爱情和友情一样,这份职业也会“返还”给你收获。最终你会明白,你不是在为了谁,爱和被爱,其实是在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