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孝感 | 应城:年关到豆皮俏 传统手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应城:年关到豆皮俏 传统手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湖北孝感,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办年货,其中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豆皮。眼下正值豆皮销售旺季,在孝感应城市三合镇月池村、三结村,豆皮生产加工进入高峰期。
月池村的豆皮作坊里,热气腾腾,摊豆皮的工人先在热锅上刷一层薄油,舀上一勺米浆,用刷子均匀涂抹成薄饼贴合锅底,随后盖上锅盖,焖上几十秒后揭盖出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据了解,月池村豆皮作坊每年粮食存储量为6万公斤,豆皮产量5万多公斤。小小的豆皮,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孝感应城市三合镇月池村豆皮作坊负责人 张翠凤:“豆皮是纯手工的,一天可以销售一千多斤,有时可以销售两千多斤。”
这边热气腾腾,那边机声轰鸣。在三结村豆皮加工厂里,工人们一边忙着生产豆皮,一边通过直播进行销售。三结村豆皮年产量高达80万公斤,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比高达七成。三结豆皮有近百年制作历史,随着时代发展,从传统手工逐步迈向机械化生产,采用“快递+电商+供销+农产品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一百多户农户参与生产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孝感应城市三结豆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威:“自从寄递物流在我们这里建立站点以后,一下就把我们网上销售拉起来了,首先它让我们发货更方便了,成本下降了,时效提升了。”
应城豆皮以三结豆皮、春华豆皮为主导,构建应城豆皮加工基地,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持续擦亮“应城豆皮”金字品牌,目前全市已形成全套机械加工生产模式,年产量15000吨,年产值7.5亿元。
云梦:一灯一影一布 千年皮影 “艺”心传承
云梦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秦礼刚,与皮影相伴40余年,在方寸舞台间度过了大半载艺术人生,用热爱让这项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秦礼刚的故事。
一腔唱尽古今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一盏灯,一方幕布,激昂的鼓乐和高亢的唱腔背景下,皮影人在幕布后上下翻飞。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梦皮影戏。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皮影戏在国际上,被誉为电影电视动漫的鼻祖,世界上好多的国家都有皮影戏,但他们都承认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云梦地处江汉平原,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融绘画、雕刻、美术、音乐、说唱等于一体,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与其它地区不同,云梦皮影又被称作“一肩挑的艺术”、“二人班”。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艺人的演出的道具就用箱子装着,一条扁担就来把我们的两口箱子挑着,多数还是靠在农村演出,每天下地干活一天3毛钱。我学会了皮影戏,晚上两个人演出,三个小时就有10块钱。”
秦礼刚出生于1949年,从小就对皮影戏着迷,他回忆说,小时候没钱买票,自己就到茶馆后台,用小刀把木板挖个指头大的窟窿,使劲往里头瞧。1978年,秦礼刚拜著名皮影艺人陆春元为师,正式学习皮影制作和传统皮影戏表演。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男女老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唱,一张嘴巴在说,学起来是很难很难的。一年演364天,就是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的一天不演,我坚持了30年。”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看皮影戏,秦礼刚创作了200多部新剧目,加入现代题材内容,还对小小的传统皮影舞台进行了创新,加宽加长了表演皮影的纱幕,皮影制作也进行了体量的放大。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我的那个老虎眼睛可以眨,眼珠子可以转,舌头可以伸出来咬。两个手表演10个影人。”
21世纪初,随着皮影从民间走向规范化、职业化、系统化发展,秦礼刚从茶馆驻唱的演员,成为半职业化的皮影艺人。他带着云梦皮影拿遍了大奖,走上国际舞台,皮影不再是扎在土壤里“乡音”,而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就是到法国,后来去了塞浦路斯、阿联酋、韩国、俄罗斯。”
非遗要走得远,还得有人接棒。随着电视、网络时代的到来,皮影慢慢淡出大众视野,叫好不叫座,青黄不接的难题摆在面前,年近80岁的秦礼刚也很难再坚持每天演出,去哪里找接班人?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年,他一直奔走在各个城市,给小孩子们上课,给大学生们传艺,他深信多一次演出机会,就多一些了解或是爱上皮影的人。晚上,在云梦县政府前的广场上,秦礼刚和家人又搭起了台子,很多头发花白的老朋友们纷纷来捧场。
云梦市民 喻超:“小时候皮影戏表演挺多的,现在就挺怀念。我也是希望像这样的节目,以后也慢慢继续能传承下去。”
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秦礼刚:“每次台子一搭大家都围拢来了,那个心情就很不一样,觉得大家很喜欢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过去2000年来,它一直没有终止的。”
在现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驻足观看,拍手叫好,越来越多的人从台前走到幕后,关注荧幕之后的故事和这群坚守的老人,相信这份“被看见的力量”将为非遗传承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希望。
大悟:传承保护非遗文化 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孝感市大悟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创作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大悟县高铁经济试验区新河村,钢镰大鼓传承人张友猛以两片月牙形钢镰和一架七寸小鼓,轻装上阵,唱起了楚剧。张友猛在传承与创新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地将方针政策、经典历史故事、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到唱词中,使得这一古老艺术既有深厚的历史韵味,散发出时代气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张友猛:“我带过的徒弟一部分是县楚剧团的,剧团有一台戏叫做《大悟烽火》,《大悟烽火》这个剧本是以钢镰大鼓穿插在里面的。”
钢镰大鼓作为大悟县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以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而在大悟县新城镇金岭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登梅和她的妹妹,正在用彩色丝线手工编织着各式各样花纹的带子。陈登梅还在土布上创新编织;不仅织锦带,还织锦旗、对联、小孩帽带、领带头巾、帐檐床单,以及手机包、小挎包等。对大悟织锦带的传承,陈登梅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产品品质要提高,工艺要更先进,图案更精美,品种更丰富,就需要引进人才,多交流合作,与时俱进。
孝感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传承人 陈登梅:“从12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亲自操作,我爱这个大悟织锦像爱自己的生命,(只要)有爱好的人来我这里学,我都可以这样毫无保留传授给他们。”
目前,大悟县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市级8项、县级4项。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大悟县文化部门将进一步健全细化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打造大悟非遗品牌。
孝感市大悟县文化馆副馆长 梁鹏程:“我们通过广泛开展田野调查,挖掘非遗资源,扩充非遗项目库,不断丰富传承内容,提升质量。通过定期考核、抽查 、培训完善传承人管理体系。推动非遗文旅融合,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持续扩大大悟非遗影响力和知名度,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陈凯歌
云梦融媒体中心 李铮 王顺 大悟融媒体中心 安陆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