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面对面 | 西川对谈众诗人: 中国需要文艺复兴式的榜样人物
12月14日上午,2024武汉诗歌节中国诗人面对面——西川专场活动在卓尔书店举行。对话由卓尔书店创始人阎志主持,著名诗人西川与张清华、叶延滨、田原、孙晓娅、霍俊明五位嘉宾组成的强大阵容,围绕诗歌的个人创作、翻译、跨界等诸多切面展开交流,碰撞出了璀璨而耀眼的思想光芒。
西川是著名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出版有各类著作约三十部。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春风诗歌奖、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日本东京诗歌奖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约三十个国家的报刊杂志,在国内外深具影响力。
活动伊始,阎志围绕西川不同阶段写作风格的转变进行了提问。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认为,西川从早期到晚期写作风格的变化,体现了他从优秀诗人到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这是一种认领自己民族的精神传统、文化血脉的身份自觉。最近20年来,西川以一个大诗人的抱负和规划来写作,在诗歌的形式上弥漫出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让汉语诗歌的疆界“扩展到了遥远的地平线”,并且超出了常识。
对此西川回应道,有些诗人的写作动力和榜样来自于前人,以达到前人的高度为荣,而他则强调对称,个体写作的能量感和一个时代生活的能量感是否对称,是他判断诗人及其写作的重要标准。
阎志认为,诗人的创作与时代背景总是相辅相成,谈论西川的创作,必然绕不开八十年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叶延滨表示,80年代是一个春潮涌动、百花齐放的时代,诗歌也分成诸多流派,西川的早期写作应得益于那个时代。如果没有对外的改革开放和对内的文化解封,就不可能有西川后面创作的一系列变化。
在谈到汉诗的对外翻译问题时,旅日诗人、翻译家田原表示,有些汉语诗歌翻译后能够被外语接纳,有些则不被接纳,由此他认为需要从文本自身寻找原因,比如:文本的封闭性、缺乏普遍性、与外部世界和广阔语种的关联性、空洞的抽象性,抒情的感伤性等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被翻译诗歌的接受度。西川对此表示认同,同为翻译家的他补充道,语言和语言不同,20世纪以来的英语诗歌比较硬,而法语诗歌、西班牙语诗歌,则讲究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结合,缺一则不出彩。
在谈到诗歌的跨界问题时,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晓娅表示,跨界不仅是一种形式,背后是文化融合后的呈现,跨界首先需要有沟通和驾驭各种文化的能力,优秀艺术家的能量表达不会局限于某一种。体现在西川老师这里,他用中国古代的吟诵,创造了当代的吟诵方式,极具震撼力、吸引力、魅力。
除了写诗,西川主创的记录片有很高的水准,获得国际大奖。对此他表示,一个人在不同领域里面做出各种贡献,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在国外会被称作“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在中国,林徽因、闻一多先生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文化环境需要这样的人。
在谈到诗歌与读者的关系时,《诗刊》副主编、诗评家霍俊明表示,大众读者对诗人的文本接受程度,基本上是流行化的,就像一首流行歌曲。诗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分层,包括校园教育层面的,大众阅读层面的,经济式层面的,资本形式的娱乐化阅读,以及专业化阅读,这个都不冲突。杜甫在唐代没有几个读者,但到宋代却赢得了伟大诗人的称号。诗歌需要专业的读者,以及未来的读者。
西川认为,诗歌的传播会受到时代与技术的影响,但技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限制条件。从传播意义上讲,高级修辞很难干过低级修辞,低级修辞总是容易传播,高级修辞传播起来就相对费劲。
诗歌正通过与新的传播方式融合获得新的生命力。阎志说,诗歌的传播可以与音乐会、诵读等形式相结合,已经有人作出了相关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对此,霍俊明表示,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包括跨界艺术形式的出现,给诗歌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