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1.1万省内外、境外游客 中国建筑科技馆秋季研学启幕掀起热潮
中国建筑科技馆科普教员张子豪在古代建筑展厅讲解“片牖”
“太难了……古代的建筑师,我真服了!”“太神奇了,我看到做测试,一座木质建筑迎接7.5级地震都不垮,古代的建筑师们太厉害了。”“下次还来!”11月3日,光谷科普云平台“少年科学家成长计划”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一群正在研学的小学生眼里满是兴奋,每参观一个展品就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这只是中国建筑科技馆秋季研学掀起热潮的一个缩影。10月5日,海军工程大学107名外军学员走进馆内参观见学,中国建筑科技馆秋季研学正式拉开帷幕。一个多月来,累计接待来自武汉、襄阳、鄂州、咸宁、仙桃等湖北省内,江西、香港等省外、境外的研学团队超100批次,服务师生及游客超1.1万人,其中10月30日接待研学超1560人次、创今年秋季研学人次新高。
武汉大学外国专家在中国建筑科技馆研学,打卡中国古建筑榫卯模型。
中小学研学超火爆 科普活动体验感十足
“研”途皆风景,“学”中尽采撷。研学旅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实地参观,更是结合手工体验的深度知识探索。秋季研学启幕至今,中国建筑科技馆科普教员以专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为30余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提供科普讲解,通过专业讲解、模型展示、现场体验等多种方式,将中国建筑科技创新成果和特色亮点娓娓道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建筑的科技魅力与工匠精神的温度。
中小学生分别体验“建筑之魂 匠心斗拱” “小木工 大创意——刨花玫瑰”科普活动。
“弓形拱,方形斗,过渡连接靠榫卯。”“木头也可以做成花?”在参观建筑展览、畅游7000年建筑历史长廊的的同时,香港沪江维多利亚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仙桃荣怀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光谷第十五小学、光谷喻家山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化身“小小建筑师”,体验了“建筑之魂 匠心斗拱” “小木工 大创意——刨花玫瑰”等科普活动,沉浸式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绵延文脉,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一些学生在馆内研学后,还设计建筑创意画、研学入场券等画作,一幅幅闪烁着创意巧思的作品,诉说着同学们沉甸甸的研学旅行收获!
左下 | “少年科学家成长计划”学员研学后绘制的应县木塔剖面图。其余 | 武昌区何家垅小学研学后设计的中国建筑科技馆秋季研学入场券(指导老师:徐晓靖)。
高校研学热度不减 外籍友人组团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中国建筑科技馆秋季学期大研学不仅面向幼儿园和中小学,还面向高校。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大学生也选择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工艺和独特设计,以及在绿色低碳建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切身感受到了时代科技赋能让城市更宜居宜业、让人居更绿色低碳。
“读懂中国,以心相交——武汉大学外国专家家国情体验活动”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
不少高校的外国友人组团前往中国建筑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读懂中国,以心相交——武汉大学外国专家家国情体验活动”正是其中之一。这些外籍朋友在馆内领略中国建筑文化,了解新时代中国建筑科技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了解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亲子研学人气高涨 科普“走出去”惠及社会
亲子家庭体验“建筑之魂 匠心斗拱” 科普活动。(图 | 学习强国/长江云)
11月2日,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锅社区携手馨泰社工在馆内举办亲子研学活动,吸引社区内20余组亲子家庭热情参与。家长和小朋友并肩作战,在科普教员的指导下,亲手拼搭斗拱,制作建筑模型,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小朋友在愉悦的氛围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叠高跨远”科普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花城中学、光谷第一初级中学。
如果只是在馆内研学,内容再丰富、活动再精彩,惠及人群也相对有限。中国建筑科技馆多措并举推动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走出去”,打造“行走的科学课堂”。“叠高跨远”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花城中学、光谷第一初级中学等学校,带领学生使用定制教具模型塑造立体空间、开展叠高竞赛,感受结构力学的奇妙,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未来,中国建筑科技馆将以优质教育内容和场地科普资源为基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提供通俗易懂、有趣有料的科普讲解,策划开展分众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科普手工活动,助推“双减”工作见行见效,确保市民游客乐享趣味多多、收获满满的研学旅行“大餐”!
通讯员:盖伟涛 姚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