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湖北改革典型案例 | 以用为导向 湖北科创供应链已促成8100多个项目成功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湖北牢记嘱托,不断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开拓进取,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今天的湖北改革典型案例,讲述全省如何搭建一个覆盖技术、人才、金融、场景等科技创新全过程的供应链支撑体系。
在光谷实验室,武汉红星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正在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一款用于高精度光学测量领域的光频梳器件。
湖北光谷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张驰:“一些新的技术改进之后,它能够支撑未来的超宽带光通信,为未来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思路。”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关键技术需要足够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周期来突破,如果超出企业承受能力,就会成为攻关路上绕不过去的坎。红星杨科技的这套光频梳器件就一度陷入困境。
武汉红星杨科技有限公司光电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李自怀:“要组织一个庞大的队伍去攻关,周期是会非常长的,超带宽的这种光谱仪就要几百万,对于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打通各环节堵点,让技术、场景、资金等要素高效衔接,这是从科技强迈向产业强的关键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危怀安:“必须把创新链、产业链、信息链等全部都串联到一起,让他们形成相互支撑,才能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真正地深度融合。”
去年6月,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以技术供需对接为核心,建立起汇集全国海量创新资源的“天网”平台,通过在线发布需求,技术供需双方就能找到彼此;同时,还建立起技术经理人团队对所有技术需求进行跟踪服务,形成1天确认需求、5天深入对接、15天给出解决方案的响应机制。就是在这个平台上,红星杨科技找到“技术联姻”的对象——光谷实验室。
湖北光谷实验室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张驰:“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创新模式,企业的工程开发能力和光谷实验室课题组提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就非常好地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6个月时间已经迭代出了两版的技术方案。”
同时,科创供应链平台在政策引导资金的使用上也进行创新,改变过去那种对科创项目资助大包大揽的模式,而是根据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来进行精准匹配。比如,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和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开展的内镜智图大模型领域的技术攻关,在楚精灵先期投入150万元研发资金后,平台匹配了100万元政策引导资金。
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杨:“头一次看到这么高的效率,这给了我们企业非常大的鼓励。我们之前预判的研发周期,现在直接缩短了半年。”
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青:“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政府和产业界按2:1的投入。在科技成果商品化阶段给予1:1的相应资金支持,实现企业‘真需求’、政府‘真支持’、风险‘真共担’。”
现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线上入驻企业超过4.9万家,采集创新需求有3.1万多项,对接完成8100多项。在科创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带动下,今年前九个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413.89亿元,同比增长4.34%。一条从科技强、企业强到产业强的全新通道正推动湖北向“新”而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谭思为 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