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鹤峰:高山红薯加工忙 乡村振兴现“薯”光
深秋时节,沃野丰收。眼下,在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一颗颗硕大的果实在村民的辛勤劳作下破土而出。村民忙采摘、企业忙加工,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11月11日,走进枞阳坡村的芙蓉红薯加工厂,村民正忙着将新挖来的红薯进行称重、码堆。随后,经过清洗、粉碎、渣浆分离、烘干等一道道工序后,一个个红薯就变成了白白净净、干干爽爽的淀粉。
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林说:“一天现在基本上1万斤红薯可以出1500斤淀粉,然后可以加工成1200斤粉条,按每斤10元钱算的话,每天可以有12000元钱的收入。”
过去,该基地的五十多亩农田主要用于烟叶种植。但长期种植导致土壤酸化,土地逐渐荒废。今年初,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考量,决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薯产业并建立芙蓉红薯加工厂,为村民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我们村支两委通过多方走访、外出考察,最终选择发展红薯,今年的种子都是从山东那边进的,都是那种高产的、口感好的。”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林说:“现在老百姓已经是丰收了,每一亩基本上都有8000多斤,我们收到5角钱一斤,老百姓每一亩就有4000多元钱的收入。”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投入到红薯的种植、管理和采挖中。枞阳坡村3组村民于克松对今年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感到非常满意,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今年红薯种得有四亩八分田,现在已经挖了一万多斤了,估计还可以挖到二万多斤。”于克松手中拿起这一车中最大的红薯,笑着说道:“今年第一年种,没想到产量这么高,我挖的最大的一个有8斤多接近9斤,比搞其他产业都要强点,而且肥料投资少、人工少。”
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红薯产业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计划继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提升加工技术,打造品牌,将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他们还将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确保红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林说:“当初我们设想的是,首先是跟老百姓增加收入,因为老百姓可以发展高山红薯,可以得到当年收益;村集体也能够有一定的收入,还可以把机械租给企业家来生产加工;再就是稳定在这里就业的,基本上就有10多人,可以长期在这里做。之后做起来了,我们不单单只是加工红薯,我们还有面条、米粉、玉米粉,我们都是可以加工的。”
目前,该加工厂正在全力赶制红薯粉条以供应市场,今年产值预计将达到400多万元左右。红薯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工车间的建立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从种植、采挖到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为当地经济贡献了力量。
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6组村民黄孝礼说:“我现在主要在里面操作相关的机械,之前我们都是在外面务工,现在村里开始发展红薯,还建起了加工厂,所以我们都会来一起做这块。收入多劳多得,现在平均每天有200多元。今年种子不够,明年我们都准备广泛地栽种红薯,一起把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鹤峰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山、二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红薯的生长。这里种植的红薯因块形好、口感纯正而深受人们喜爱,常年种植面积达2.47万亩。目前,该县的“溇中蛮”牌红薯粉条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农户生产的手工红薯粉条也畅销各地。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通联记者 向申荣 通讯员 龚正林 一审:和秋阳 二审:黄頔芳 三审: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