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奋进中国·大江澎湃 | 水泥厂的“选择题”

长江云新闻  2024-11-11 20:16:13
分享到:

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守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作为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在全国率先试点碳市场,通过市场手段,驱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如今,这项探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一起去一家履约企业看看。

记者 王珣:“微风徐徐,带来的全是自然的气息,这里不是景区 而是一座水泥工厂,这片坐落在山间的厂区,被25000多棵花木簇拥,绿化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工业重器当中的飞鸟啼鸣,酝酿出了现代工业园区的田园诗意。转变成现在这种国家级的绿色工厂,您感觉我们走得最对的一步是哪一步?”

葛洲坝松滋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振坤:“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当初做对了选择。”

让许振坤欣慰的“选择”,还要从10年前说起。当时,湖北在全国率先试点碳市场,葛洲坝所在的水泥行业首批被强制纳入。在碳市场,交易的是“碳配额”——每个企业都有相应的碳排放指标,如果超标,就得花钱买配额;如有盈余,就能到市场“变现”。当时,企业分配到的碳配额为1067万吨,而实际碳排放接近1200万吨,多出来的这100多万吨排放量怎么减?企业决定“摊派”。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 夏枫:“如果他们没有投入,肯定是完成不了指标的,我们设定节能减排指标的时候,不接受、不理解。”

当一年履约期满,企业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负担——在当年的经营报表上,多了一笔不小的支出。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 夏枫:“集团第一年就花了3000多万履约,这相当于当年利润的10%,对于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按照碳市场规则,企业分配的碳配额会逐年减少。这就意味着,如果不下决心减排,企业的履约成本将越来越高;而减排,则意味着更加巨大的投入。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 夏枫:“不光要做要算经济账,还算环境账和社会账,我们要尝试去做这个事情。”

2015年,湖北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开启,这一次,企业管理层决定变被动为主动:设立碳资产管理处,由总经理直接分管;上马节能减碳项目,并计划上线实时碳监测平台……这些年,企业先后投入10亿元,到2023年,熟料产品煤耗、电耗等指标大幅下降,并首次实现了碳配额盈余。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 夏枫:“一年能减少大约5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我们通过节省能源和碳排放的收益,在未来的5~10年,我们就可以收回这个成本。”

十年来,碳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湖北挥洒出盎然绿意。截至2023年底,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88亿吨、成交额95.75亿元,稳居全国试点地区首位。在碳市场机制带动下,湖北全省碳排放强度较2016年下降40%。今年,全国碳市场扩容在即,葛洲坝所在的水泥行业即将从湖北试点市场进入全国市场,摆在企业面前的,是一道全新的“考题”。

中碳登市场服务部专员 张启星:“如果企业选择主动作为,他就会在碳交易当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一个收益,如果企业没有做好碳资产管理,它的履约成本就会逐年地抬升。”

从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履约?这一次,葛洲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如今摆在他们眼前新的“选择题”,是如何用更开放的思维、更多元的方式,将碳资产点“绿”成金,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葛洲坝水泥碳资产管理处处长 夏枫:“发展和保护其实并不是单选题,把企业自身的节能降碳改造放在首位,盘活我们的碳资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